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21.153

摘要


儒家思想一向關懷人群,荀子也不例外,更有一套完整的理論。他認爲人是群居的動物,所謂「人生不能無群」(王制篇),也有群居的需要,所謂「離居不相待則窮」(富國篇),而且更有行「群」的能力,所謂「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王制篇),也就是理性的判斷能力,如是才能做合理的劃分。故如何做好權利與義務的分配是很重要的,荀子因言「明分使群」(富國篇),而「分」的依據就是「禮」。至於群的落實,則由賢君來主導,按「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正論篇)的原則來分配人事,如此才能「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後使穀祿多少厚薄之稱,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榮辱篇),也就是人人能勝任其職務,也能享應有的報酬,這樣就能「群居和一州達到荀子「群」的理想。

關鍵字

荀子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