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104.120
  • 期刊

淺談蘇軾食之藝術

Talking about the Art of Eating Sushi

摘要


對於「飲食」的重視,帶領初民從生食進入了熟食,因爲他們發現烹煮過的食物更加美味好吃。從最初對生理簡單的需求,進展到對色香味的要求,在在表現了中國人獨具的審美觀。當飲食的目的已超過對於果腹的追求時,接著對食材、食具、進餐順序、座位安排、進餐環境等的講究,便會相繼引領著「飲食」在文化藝術層面上的提升。 先秦時期儒家即重視飲食文化,逮宋代以降,因爲物產豐饒,市場供應充沛,造成飲食行業空前昌盛繁榮。也就在這樣內外環境的交相配合輔助下,累積長久以來的中國飲食智慧終於在宋代開花結果,綻放出璨爛的光芒。 家貧的蘇軾,在想吃肉和創製的趨動下,研製出了以豬肉爲食材的「東坡肉」。因爲中國南方開發較晚,所以多有沼澤瘴癘之氣使人致病,至於黃州、嶺南、江淮兩浙等地更是蘇軾往返歸居的所在,而長期身處這樣環境下的他,還好常吃了一些可以滋陰補氣、清熱解毒的食材,對於他的健康具有相當大的助益。 戒律自己「早晚飲食不過一爵一肉」的蘇軾,其之飲食藝術可從四方面說明:第一,飲食原則注重「養福、養氣、養財」,讓飲食目的從單純的果腹階段提昇到養生益壽的高度,標誌著古代飲食觀念已進入一個新的里程埤;第二,飲食特色突破了地域限制,隨著他貶謫約在長江流域各地,獨創出了好辛香、偏酸辣、重鹹鮮、趨甜甘的口味風格;第三,追求心靈慰藉,貼近生活、具有生命力的存在感,讓他在飲食上實現了對美食的執著,落寞失意的心情也就有了寄託;第四,理學精神的展現,駁雜儒、佛、道三教教義的思想體系,發揚在重視飲食,崇尚自然之品,提倡素食等的體現。 當蘇軾告訴我們「變」與「不變」的人生哲理,讓我們能擁有超然物外、豁達自然的思想觀點的同時,他也從生活的角度,留下個人獨具的飲食藝術,兩相綰合組構成絕響的協奏曲,使世世代代得以沈浸吟唱。蘇軾毫不做作的真性情,超越儒釋道精神的表現,奠定了他在中國飲食史上無法被取代的地位。

關鍵字

蘇軾 飲食 飲食藝術

被引用紀錄


江梅綺(2015)。蘇軾飲食觀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312201510240404
劉芷瑋(2017)。蘇軾莊子學的美學工夫論〔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5541074

延伸閱讀


  • 薛漪平(2010)。飲食烹飪篇健康世界(295),27-36。https://doi.org/10.6454/HW.201007.0027
  • 江雅茹(2008)。試探《詩經》中所見之烹調東華中國文學研究(6),17-36。https://doi.org/10.7002/THCKWHYC.200812.0017
  • 林如珊(2019)。食‧藝〔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98-1607201922310500
  • 王詠慧(2018)。The Marvelous Taste of Cuisine四季兒童教育專刊(49),4-5。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8166695-201807-201808140008-201808140008-4-5
  • 蔡崇禧(2015)。Penchant for Eating Aquatic Food in Bianjing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中國飲食文化11(1),1-35。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8119301-201504-201504290007-201504290007-1-35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