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85.94
  • 會議論文

戰後台灣膠彩畫風格的遞變-以省展為例

摘要


在台灣美術發展過程中,膠彩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畫種,曾因文化認同的差異而引起台灣畫壇爭論不休,不論其源自日本或來自中國,隨著「膠彩畫」的正名漸告平息後,終得以「膠彩畫」之名立足於台灣畫壇重新出發。 膠彩畫自日治時期引進台灣,在近百年的發展過程中,隨著政治、文化等時代環境的變遷,致使膠彩畫之發展也起了變化,在不同的變革中展現了多樣的風貌。 戰後因時代環境保守,台灣美術家作品的發表大都藉由參與官辦美展以為呈現,因此,本文為窺探戰後以來台灣膠彩畫風格之遞變,遂以官展之主軸-省展為例,探析六十年來歷屆省展中膠彩畫之發展,並概分三個階段以闡述膠彩畫風格轉變之梗概。

關鍵字

膠彩畫 省展 台灣美術

被引用紀錄


夏亞拿(2012)。暗潮洶湧的藝壇:戰後初期台灣美術的動盪與重整(1945-1954)〔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2658
高永隆(2012)。飄流-高永隆現代重彩創作論述〔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31195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