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21.55
  • 期刊

降低新生兒低體溫發生率之改善方案

Improvement Scheme Aimed at Newborn Baby Hypothermia Rate

摘要


本專案目的在降低新生兒出生2小時內體溫低36.5℃的發生率。於2009年1月1日至1月20日統計60位新生兒體溫變化,發現出生後2小時內低體溫發生率為60%,且需延長使用輻射加溫器以提升體溫之比率達100%。經實際觀察發現原因為:新生兒即刻護理標準及新生兒保暖護理標準不完善、未明確規定輻射加溫器使用時間。故擬定:修訂新生兒即刻護理作業標準及新生兒保暖護理標準、辦理維持新生兒體溫之相關在職教育。執行結果為出生2小時內新生兒低體溫發生率至20%,使用輻射加溫器為新生兒保暖的時間由專案前的90分鐘縮短至15分鐘。顯示改善對策,確實能有效降低新生兒出生後2小時內發生低體溫之情形,進而提升新生兒照護品質。

關鍵字

新生兒 低體溫

參考文獻


邱淑燕、黃秀敏、曾紀瑩(2007)。早產兒洗澡後體溫回升速率之改善方案。護理雜誌。54(3),61-67。
邱春蘭、張瑩如(2000)。正常足月新生兒腋溫及背溫測量比較。護理雜誌。67(6),43-50。
洪漢陽編(2001)。臨床新生兒科學。台北:嘉州。
黃雅儀、黃靜宜、林秀美、吳淑娟(2006)。極早期袋鼠式護理對低體溫新生兒子宮外體溫適應的成效。護理雜誌。53(4),41-46。
黃麗虹、卓妙如、朱德明、張玉坤(2002)。探討極早期袋鼠式護理對新生兒子宮外適應之影響。護理雜誌。49(5),37-42。

被引用紀錄


陳冠穎、魏自宜、黃曉玉、許勻馨(2019)。改善產房新生兒入住中重度病房低體溫專案護理雜誌66(4),71-78。https://doi.org/10.6224/JN.201908_66(4).09
張瑞雲、陳怡汝、林昭君、呂基燕、鍾惠君、戴佳惠、鄭雅君(2021)。提升嬰幼兒尿布性皮膚炎照護正確率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20(6),96-106。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6831624-202112-202112270019-202112270019-96-1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