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牙醫學術界及政府有關單位,所使用的口腔健康指標,不僅檢查的方法本身要求的十分詳盡而準確,檢查完後還必須對複雜的紀錄表格進行整理分析;另一方面,由於這些口腔檢查的方法都必須由牙醫師親自執行,也增加了招募人手及籌集所需資源的困難度。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在過去三年中致力於發展「台灣口腔健康促進網(Taiwan Oral Health Promoting System, TOHPS)」,其中也設計了一些口腔健康監測的指標。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從經濟的角度,比較傳統的口腔健康指標與TOHPS所使用的指標,是否有顯著的差別。本研究選定了中部某縣的10所小學,以三年級的小朋友與學校的職員為對象,分別接受傳統的口腔健康檢查及TOHPS的口腔檢查。檢查者包括該校的校護老師、當地的牙醫師、及TOHPS研究團隊的牙醫師。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在「篩檢」的場域中,TOHPS指標的確較傳統流行病學指標有顯著較優越的表現。化約到最簡單的表示法,則每發現一名真正需要轉介治療的個案,前者約需新台幣46元,後者則需要253元,兩者之間的差額為207元,比例則為均1 : 5.5。總結來說,在社區、學校、企業團體及機構内的口腔健康篩檢及口腔健康促進等牙科公衛實務面,TOHPS指標更能符合需求;而在學術研究或評估小量樣本較細微的改變上,傅统流行病學指標仍有其詳细精確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