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40.111

摘要


自從中國四大發明之「造紙」與「雕版印刷」傳世以來,運用木版水印製作的民俗版畫不但風行如荼,輾轉傳播之間,亦促使華夏文化承傳得以深長久遠。明清以降,各地城鄉坊肆出品早已超過宋、元兩代的成果,流衍至今的鳳毛麟趾,不啻成為研究當時文明的最佳採樣。南明末期,鄭成功率領閩粵軍民人等渡臺播遷,經營海隅之際,也將民俗版畫技術移植斯土,茁壯結實,清中葉以來島內南北紙莊、紙行林立,更營造此一民間藝術的活絡盛況。然而,清領時代臺灣民俗版畫僅只是中原植入的尋常漢俗,士人因襲為常,難免輕忽漠視。注意線條與色彩之間反映的文化密碼、常民藝術、歲時風情、宗教意涵,著手進行觀察追索的興味,卻遲至日治初期來臺日人所引起發軔。他們著眼在異風奇俗的採訪蒐集,標本、影像與筆記倖得及時保存。戰後以降,在臺有識之士終於聚焦囑目,埋首爬梳,考究釐清,讓紙樣訴說精采,從雕版驗證遺風。本文嘗試整飭其間相關研究的因緣際會,但願提供未來世代面對此一瀕臨消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導引鍾繼者的孺慕和傾心。倘若能夠在品覽舊紙,摩娑丹青之外,調整吾輩關懷梓里的別開生面,或回首勾稽深埋的底蘊,或向前淬取靈動的命題,促成絕世手藝與文創產業的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也許就是提升臺灣優質文化的契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