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02.45
  • 期刊
  • OpenAccess

台灣有機蔬果驗證與消費行為

摘要


有機農產品的價值已為世人所肯定,是人類生命健康安全的食品,亦是對自然生態合理化的農業生產方式,世界各國都依其主客觀環境在 推展;有機農產品與一般農產品在外觀上很難區別,生化檢驗亦難評定標準;因此有賴生產者,從其職業道德與良知,遵循既定技術規範,所採取一種安全生產過程的產品,這種安全生產的『健康安全有機農產品』的認定與區隔,更需要建立合理的生產技術規範,公正的認證驗證機構及具有公信力標章標示,才能在行銷市場上顯現其功能價值,並反映於成本與售價。我國於97年1月29日第一次立法規範『有機農產品生產驗證及管理法』,並以一年為期的調適緩衝期,自98年1月31日新法生效,冀期將台灣有機農業的產業步入一個新紀元。本研究調查適逢此一時段,政府主管部門一方面極力倡導有機農業的推廣,一方面從事法規整併與調整,在這期間因新制度與舊規章交替,難免造成生產者與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資訊落差或資訊不對稱現象,生產者的經營、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都呈現在很不穩定及不利的現象,經由本次調查研究,在這段期間發生了下列問題:一、在中部地區市鎮生鮮超市、有機專賣店,販賣有機生鮮蔬菜之家數減少,原來設有有機蔬菜攤位被拆除,有機生鮮蔬菜販賣之品項減少,但價格較以往略有提高。二、生產者及經銷者,都能瞭解新制定法律嚴格之規定,未貼有機農產品標章或不符合規範之產品,都不會貿然公開販售,在生鮮超市或專賣店亦看不見或購買不到新標章之有機蔬菜,僅有少些舊標章及驗證機構標章之產品。三、生產有機蔬果之農民,認為生產有機農產品最大困難點,在於自然環境限制及驗證規範制度問題,對於新訂管理法及新驗證標章,並未完全瞭解,對新規範有瞭解者,都認為太嚴格,很難適應。四、在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要經過驗證及標章,購買有機農產品是基於習慣、健康、安全的要求。五、因為新法規範嚴謹,為避免不小心觸法,生產者產品不願意將生產之產品,提供超市或專賣店公開販售,而、將部份產品轉換至共同購買、宅配或到農場採購增加。六、生產者及消費者,一致認為有機農產品具有市場潛力,只要有可行的技術規範、合理的驗證制度及公信力高之標章,是一項值得發展的產業。

被引用紀錄


廖容萱(2009)。有機農產品的產品特性、消費者特性、情境因素對通路型態選擇及購買決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09.00283
洪暐婷(2017)。吉園圃蔬果標章之空間分布及其成因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2459
廖謦毅(2012)。基於精力湯有機食材成本暨營養成分分析之創新經營模式〔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6-01082012135716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