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40.177
  • 期刊
  • OpenAccess

葡萄芽體休眠及解除機制

摘要


休眠不足會使萌芽率低下、萌芽、開花不整齊或新梢生長不正常,使得果實難以在質及量上達到生產之標準。休眠的解除必須要滿足其低溫需求,但在亞熱帶地區只能利用人為的方法解除休眠,使葡萄植株正常的生長。近年來對於休眠研究已由傳統生理進入分子層次的研究。本文介紹眠的定義及引起休眠原因、休眠的解除與解除機制。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李岱耘(2017)。葉面噴施尿素對‘Tifblue’兔眼藍莓休眠期落葉及其後續生長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2780
王懷慶(2016)。溫度對東方梨花芽分化及休眠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2974
陳柏君(2013)。利用核磁共振影像評估巨峰葡萄催芽後之芽體水分變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7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