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123.165
  • 期刊
  • OpenAccess

前瞻智慧農業與冷鏈物流技術發展趨勢

摘要


1.近年來C2F(Customer to Factory)模式,也就是:「客戶直接向品牌/工廠訂購」的社會來臨,農產品也開始使用生鮮電商C2F的方式直銷給消費者。農業的新零售C2F模式,也可以視為Customer to Farm(客戶直接向農場訂購),有望為農業生產班隊帶來更好的收入。觀察近兩年以來全聯小時達、熊貓超市、台北農產運銷等單位的生鮮電商銷量,農產品C2F模式持續加速成長。此一結構性轉變值得關注!2.由於近三年以來外賣熟食與宅配生鮮產品到家的銷量快速上升,生鮮電商銷售模式成為台灣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機車宅配冷鏈物流,缺少足夠的製冷設計,將影響生鮮產品品質,在夏季更要加強改善。小型冷鏈溫度AIoT設備已經發展成熟,可以監控到每一箱的冷鏈物流配送連續溫度記錄。建議未來應該建立「生鮮農產品冷鏈全程履歷」制度,以提供高品質農產品的冷鏈物流明確的保障制度。3.農產品冷鏈物流全流程在田間預冷作業已經較為普及。生鮮農產品物流中心也在快速增加之中(全聯、全日等),但是就農產冷鏈物流全供應鏈的效率與總成本而言,未來應將生鮮蔬果截切與包裝機能盡量安排在靠近產地完成,可節省運輸到城市的冷鏈物流總重量/運費成本,並減少城市內損耗蔬果廢棄物的垃圾量。4.各城市對生鮮電商產品消費記錄的大數據逐漸形成,對於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的作業量與運輸量,可以作為更加精準的參考,適當運用可提升配送效率。建議進一步利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建立市場需求與農產生產班組互動機制,精準調節產銷以降低各地生鮮電商物流中心庫存與過期報廢數量。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