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3.223
  • 期刊

The Effects of MAS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the Performance of MAS-Using Task Uncertainty as the Moderator

管理會計資訊系統特徵與組織支持對其系統績效之影響:以工作不確定性為調節變數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隨著資訊科技發展的進步,管理會計資訊系統(manage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MAS)在組織內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加,MAS改善了組織內會計與管理相關的工作流程(如:審計內控、財務、管理與稅務),並且藉由MAS的有效發展,提供較傳統會計更快與更準確的攸關資訊,以協助企業正確地制訂重要決策(Mauldin and Ruchala 1999)。本研究透過實際訪談國內各企業的資訊部門與會計部門的經理人員獲知,MAS所提供的財務與非財務的資訊,讓經理人員在成本的控管與經營投資決策上皆有重大的助益,也因而提升了MAS在輔助企業經營管理上的重要性。受訪者普遍認為MAS所提供非財務資訊(如:顧客需求、市場規模、產業情報、競爭情況與科技發展)的及時性仍須再加強,使管理者能及時掌握企業外部環境的變遷,改善管理決策。另外,多數經理人也一致認為MAS在一企業內是否能成功地運作與發揮功效,高階主管的支持與投入具有關鍵性的決定因素。此一看法與林東清(1997)針對國內六十家企業所做的調查結果一致,其認為高階主管對資訊科技的支持是企業資訊化最主要的關鍵成功因素之一。因此,有鑑於MAS在企業組織中所扮演的角色份量逐漸加重,進而引起本研究想要調查國內企業在建立與推行MAS時,其實際實施的情況為何?MAS是否能有效改善管理績效與使用者滿意度,進而提供實務界關於MAS應如何有效設計與規畫的建議,使MAS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近年來有許多學者都採用權變學派的觀點,來探討MAS的設計與管理績效(或MAS績效)的關係(如Mia and Chenhall 1994;Gul and Chia 1994;Chong 1996;Fisher 1996;Choe 1998),這些研究都認為MAS的設計必須與組織的系絡(organizational context)相配合,才能有效增進管理績效。設計與規劃MAS所應考慮的權變因素不勝枚舉,其中較重要的因素為工作特性(Waterhouse and Tissen 1978;Chong 1996;Choe 1998;Mauldin and Ruchala 1999)、組織結構(Gordon and Miller 1976)與組織所面對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Gordon and Miller 1976;Chenhall and Morris 1986;Gul 1991;Gul & Chia 1994;黃北豪等2000)。在上述各種影響MAS設計的權變因素中,Gordon and Miller(1976)、Chenhall and Morris(1986)、Gul(1991)、Gul and Chia(1994)與黃北豪等(2000)等學者皆是從組織層面,以宏觀(macro)的角度來衡量組織所面對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對MAS設計的影響。但Chong (1996)與Choe(1998)則認為應從使用者個人層面,以微觀(micro)的角度來衡量使用者個人所面臨的工作不確定性,較能真正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因為不同部門或不同層級的使用者對MAS的需求應有所差異。Mauldin and Ruchala(1999)也建議MAS的設計應以工作特性的差異為最主要的考量因素。因此,本研究認為從工作不確定性此一角度來探討,才能更清楚釐清設計MAS所需考量的因素為何。另外,Chong(1996)的研究只以製造業為研究樣本;而黃北豪等(2000)則以國內銀行業為調查對象,其研究結果的一般化值得我們懷疑是否適用於其他產業,而且Chong(1996)只探討一個MAS特徵,即資訊範圍,尚嫌不足以代表一個完整的MAS。因此,本研究將針對Chong(1996)的研究再進一步深入的去探討在台灣不同產業實施MAS的情況為何?並且採用Chenhall and Morris(1986)所提出的MAS特徵,即資訊範圍、及時性與彙總性三者。所以,本研究所要探討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工作不確定性的高低與MAS特徵相配合是否真的會提升MAS的績效,這個問題也是Brecht and Martin(1996)、Chong(1996)與Mauldin and Ruchala(1999)等學者認為值得後續研究再繼續深入探討的問題。其次,有許多研究也發現組織支持的因素確實會影響到一資訊科技的執行,而組織支持的因素有:高階主管的支持(Cerullo 1980;Doll 1985;林東清1997)、使用者參與系統的開發(Kim and Lee 1986;Tait and Vessey 1988;Conarth and Mignen 1990)和教育與訓練使用者使用資訊科技(Cheney et al. 1986;Sanders and Courtney 1985)等。當高階主管積極主動的參與資訊系統的推行,並且給予充分的財務資源,將有助於一企業資訊系統的成功執行與運作(Vanlommel and DeBrabander 1975;Doll 1985);而使用者的參與將有助於我們了解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真正需求,並且提高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滿意度(Kim and Lee 1986);使用者的教育與訓練將有助於使用者去接受與了解此一資訊系統,使其能善用此資訊系統去改善工作績效(Yaverbaum and Nosek 1992)。透過實際的訪談與上述文獻的探討我們可以得知,除了設計良好的MAS與工作特性相配合之外,一組織對MAS的重視與支持,也將影響到組織成員對此一資訊科技的評價,進而影響到MAS的績效與是否能成功地執行(Choe 1996)。所以,本研究的第二個研究問題即是要探討,當某一部門面臨高度工作不確定性之下,若有高階主管的支持、使用者的參與和員工的教育訓練等組織支持性的活動,是否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使用者對MAS的滿意度與實質改善管理績效。綜合上述,本文主要探討在面對工作不確定性的情境下,MAS應提供何種資訊特徵,並且組織支持活動所應重視的程度為何,才能有效提升MAS的績效。本研究將工作不確定性分為工作變動性和工作相依性兩個構面,而MAS的特徵則分為資訊範圍、資訊時間性和資訊彙總性等三個構面,組織支持活動則分為高階主管支持、使用者參與和使用者的教育與訓練,最後MAS的績效則以使用者滿意度與管理績效來衡量。抽樣對象以台灣地區不同產業的公司為主,讓其各部門的管理人員來填答問卷,以達成研究結果的一般化(generalization),有效回收問卷為128份。本研究採用多元迴歸的統計方式進行假說檢定,實證結果共分為兩點說明。第一,在工作高度不確定性之下,MAS提供的資訊範圍過廣或彙總性過高,並不能有效提升使用者滿意度與管理績效,重要的是要能提供及時且快速的攸關資訊。此結論與早期MAS學者所做的研究結果並無一致,他們皆認為在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之下,MAS提供範圍較廣與較及時的資訊將有助於提升管理績效(如Hayes 1977;Larker 1981;Gordon and Narayanan 1984;Gul and Chia 1994;Fisher 1996)。但本研究卻發現在高度工作不確定性之下,資訊的時間性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範圍較廣或彙總性較高的資訊,並無法有效提升管理績效與使用者滿意度。其可能的第一個原因為Gordon and Narayanan(1984),Gul and Chia(1994)與Fisher(1996)等MAS學者,是從宏觀的角度來分析,他們皆以組織所面臨外在環境不確定性為主要探討的權變因素;而本研究則是從微觀的角度來分析,以工作不確定性為主要探討的權變因素,故而產生了新的研究發現。第二個原因為在高度工作不確定性之下,使用者經常面臨決策上時間的壓力,MAS提供過多的資訊內容將造成使用者資訊負擔過重,無法有效快速篩選其制訂決策所需的資訊(Ko and Mock 1988)。因此,本研究建議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下,MAS若能時時刻刻收集與提供最新相關的資訊內容,也就是強調資訊的時間性(Choe 1998)與資訊來源的正確性(Fisher 1996),使決策者能隨時掌握最新且攸關的資訊,將能有效且實際地改善管理績效。本研究第二個結論為工作不確定性上升時,組織支持性的活動確實能進一步地提升使用者對MAS的滿意度與改善管理績效。因此,本研究對國內有意提升MAS績效的企業管理者提出下列三點建議:(1)當使用者面臨高度工作不確定性時,一企業的高階主管應該對MAS 的規畫與開發積極地參與,並且抱持著正面的態度,鼓勵員工和給予充分的經費支援,此一高階主管的支持將有助於MAS對管理績效進一步的改善,並且提升使用者對MAS的滿意度。(2)當使用者面臨工作高度不確定性,一企業在開發MAS時應多鼓勵員工參與,以了解員工對MAS 實際需求,並且對於員工的建議能有效地採納與執行,重視員工的參與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使用者對MAS的滿意度與管理績效實質的改善。(3)當使用者面臨工作高度不確定性之下,若企業加強給予使用者進行有關MAS的教育與訓練計畫,使員工能有效地善用MAS所產生的資訊與熟練MAS的運作,也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使用者對MAS的滿意度與管理績效實質的改善。為了有效累積MAS相關研究的典範內容,本研究依循Chenhall and Morris(1986)、Gul(1991)、Mia and Chenhall(1994)、Gul and Chia (1994)與Choe(1998)等學者對於MAS特徵的衡量,對於MAS的特徵只採用資訊範圍、時間性與彙總性三個變數來衡量,並未考慮其他也有可能影響使用者滿意度和工作績效的因素,例如:在internet與intranet發達的時代下,MAS與其他系統的互通性與共享性,強調一次輸入,所有系統即時更新,也就是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中所強調的觀念(Hong and Kim 2002);或者強調易於使用的圖形介面操作和系統的穩定度等,此乃為本研究的限制。其次,本研究認為未來後續相關的研究,可以從下列幾點可能的調節變數著手,例如:第一,Dewett and Jones(2001)認為應用資訊技術所產生的資訊效率(information efficiencies)與資訊綜效(information synergies)也將會影響到企業最終的績效表現。第二,企業組織推行資訊系統政策的實施方式,是否有根據資訊系統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有不同的回應(Choe 1996);資訊系統的導入是採取客製化(customization)、延伸化(extension)或修正化(modification)(Glass 1998);在資訊系統推行的過程中,組織內是否有產生管理方式的改變,也將會影響此一資訊系統執行的績效(Grover et al. 1995);因為導入資訊 系統使得管理權力重新分配,也將會引起內部人員的抵抗,進而降低資訊系 統的效能與效益(Markus 1983)。第三,有關於資訊人員的素質或是使用者本身對於資訊系統使用的興趣與訓練,也會對於資訊系統的執行績效產生影響(Choe 1996),例如資訊人員在相關技術性的能力,將會影響到資訊系統需求性分析與設計。第四,不同的管理層級由於工作內容的差異性,其所需的資訊內容也會有差異(Gorry and Morton 1971)。最後,企業面臨不同的產業特性和競爭型態,其所需的資訊特徵也會有所差異(Romney and Steinbart 2000;Boar 2001)。例如Palmer(1992)以Porter(1985)所提出的策略分類為基礎,來說明一組織追求不同的事業策略時,其所需的策略性管理會計系統(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s)之設計也將有所差異。又例如:當廠商追求成本領導策略時,將比追求差異化策略的廠商,更需要詳細與即時的產品成本資訊、不同生產技術的比較資訊、分析不同的顧客對利潤的貢獻度、報告的時間導向屬於事後資訊的提供等。而當廠商是追求差異化策略時,則將比追求成本領導的廠商更需要有關於新產品的創新、設計循環的時間、研究發展費用的支出或行銷成本的分析等資訊。總之,追求差異化策略時,需要由MAS提供不同項目的成本分析,如R & D、產品創新或行銷研究,也就是所需的資訊範圍更廣,而不只是製造成本或產品成本的分析而已(Palmer 1992)。透過上述各類型的情境因素進一步探討, 將可以更進一步累積MAS相關研究的典範內容,並且協助企業在規劃與導入MAS時,有一參考方向可循。

並列摘要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among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MAS),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task uncertain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MAS. We divided task uncertainty into two dimensions: variability and interdepende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S included in the study were information scope, timeliness, and aggregation. The surrogate measures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were top management support, user participation, and use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We adopted user satisfaction and managerial performance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of MAS. The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of 128 managers were drawn from a cross-industry sample in Taiwan.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test the hypotheses.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test led us to two major conclusions: (1) MAS providing more timely information would promote managerial performance under high task uncertainty, and (2) emphasis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would increase user satisfaction and managerial performance under high task uncertainty.

參考文獻


Aiken, L. S.,S. G. West.(1991).Multiple Regression.Hewbury Park, CA:Sage.
Amoroso, D. L.,P. H. Cheney.(1992).Quality end user-developed applications: Some essential ingredients.Database.23,1-11.
Anderson, S. W.(1995).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cost management system changes: The cas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mplementation at General Motor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7,1-51.
Bailey, J.,S. Pearson.(1983).Development of a tool for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computer user satisfaction.Management Science.29,530-545.
Barney, J.(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17,99-120.

被引用紀錄


蔡檳璟(2008)。組織系絡對管理會計資訊系統效能之影響-以BSC導入為實證〔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08.0008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