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88.252
  • 期刊

將伊斯蘭節慶融入印尼華語文教材研究-以開齋節為例

摘要


隨著印尼政府政策改變與中國經濟崛起因素,印尼華語文學習者除當地華裔印尼人外,還有至今仍持續增加的非華裔印尼人。印尼是全球穆斯林(回教徒)人口最多的國家,穆斯林宗教意識形態鮮明,生活作息無處不受古蘭經誡律的規範,從生命的誕生到死亡一切以伊斯蘭為歸依,是一個將宗教教義體現於日常生活的社會群體。在一個濃厚的伊斯蘭宗教文化環境中,印尼華語文教學有關節慶教材的設計應考量地主國主流文化而因地制宜,增編在地化伊斯蘭重要節慶,如開齋節,以期符合當地穆斯林的風俗習慣,使學習者能將所學應用在實際生活上,並使學習成果獲得穆斯林社會群體意識的認同與肯定。基於此研究動機,本研究針對印尼使用比例較高之三套華語教材,《漢語》、《小學華文》、《中文》,以及僑委會《印尼版新編華語課本》、《一千字說華語》,在節慶、宗教信仰兩方面進行統整分析。除探討宗教節慶文化融入教材的情況外,並以開齋節為例,試編伊斯蘭節慶補充單元,也為即將前往海外伊斯蘭文化地區之華語教師試編伊斯蘭風俗民情入門手冊。本文建議有關單位在培訓有志前往印尼、馬來西亞、中東阿拉伯國家教學的華語教師、華語志工及替代役男時,增設伊斯蘭社會文化的先備知識課程,透過對教學實際環境、學習者文化背景的預先了解,更迅速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

被引用紀錄


葉大瑾(2017)。伊斯蘭文化融入中級華語文教材之研究與設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80049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