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後,隨著柬埔寨恢復和平、開展建設大環境的形成,柬埔寨華人獲得重生。重生後的柬華社會,不忘華語文教育,以發展華語文教育、傳承中華文化爲己任,對華語文教育的發展不遺餘力,使柬埔寨華語文教育迅速恢復,並蓬勃發展。儘管目前華校數量與1970年全柬的200多所華校比較起來,未及三分之一,但學生人數却與40年前相當。在柬華理事總會的支持下,柬埔寨華語文教育已自成一套完整的教學和管理體系,包括統一學制、統一教材和統一師資調配等。時下,在柬埔寨學習華語文已不再是華僑華人所專擅,越來越多當地人也加入學習行列。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和發展,柬埔寨華語文教育目前面臨諸如「資金和高素質師資缺乏」、「適合教材缺乏,課程重複設置」、「學歷不被柬埔寨政府承認」、「學校太多,生源日益减少且分散」等內在環境之難題,及「柬埔寨教育體系的改革」之外在環境壓力。很特別的是,臺灣對於柬埔寨華語文教育無任何著力之處及影響力,反觀中國大陸已定調視華語文教育的發展問題為具有長期戰略意義,並把華僑華人放在華語文教育的首位,因此,其教育部下屬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漢辦」)、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簡稱「僑辦」)、各級政府及涉外單位,無論在輸出教師、引進培訓、編撰教材、資金提供等方面皆積極且大力道的投入。本文即在探討柬埔寨華語文教育現況、問題,及中國大陸的援助情形,作為臺海兩岸對外華語文教育推廣之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