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84.214
  • 期刊

論林連玉「華教論」的兩歧性-以德希達《他者的單語主義》作為詮釋路徑

摘要


在三十年前,大馬華教首領林連玉先生帶著滿腹冤屈,以八十五歲的高齡長眠於吉隆坡。從此,林氏的「族魂」之名,成為了大馬華教最深刻的烙印。本文回到林氏領導華教運動時代的文本世界,重構一種「華教論」。另外,通過與德希達《他者的單語主義》(Monolingualism of the Other;Or, The Prosthesisof Origin)的對讀,以試探林氏「華教論」的兩歧性,並提出一種批判性的詮釋。第一節,提出本文探討的背景、可能與意義。第二節,對林連玉「華教論」進行一種重構,指出其博弈的性格與相關内容。馬來亞權力主體以官方語文的忠誠性格,召喚華語文「他者的單語性」,致使林氏從「華語文」的文化性格中,分裂出能夠宣示「忠誠性」的「工具性」。林氏的博弈策略,雖有現實行動的合理性,卻消極的接受了「他者的單語主義」的侵襲;就算其「非他者的單語主義」的主張清晰可見,卻無法免除暴力的内化。第三節,指出林氏「内部/内在」文化論,如何引起「華教論」的兩歧性。為了回應權力主體「忠誠性」的叩問,林氏必須利用華人身份與中華文化,以凝聚與鼓動本土的華人民意。屆時,一種德希達所描述的「再度刻痕」便生發於林氏的「華教論」中,「華語文」在此的歷史自然連續性,在「華教論」中漸漸疏離、消散。林氏「内部/内在」文化論構造,其「華語文」並非僅有「馬來亞化」的工具性,更接受華人身份與中華文化的召喚。當這種「内部/内在」的文化論形成一種道德主義與中心論的傾向,「中華文化」的認同,已不再具有個體的自由選擇性。在演進的時空背景下,「中華文化」並非僅召喚馬來亞「華語文」的存在意義,它同時屬於全球華人的不同群體;當中國大陸或臺灣的政權反制「中華文化」,以召喚「泛中華文化」認同時,大馬華教將何以自處?林氏「内部/内在」的文化論,並無回應此項理論困境的充足動能。在文章的結論,揭示出林連玉與德希達相遇的文本意義──任何語言乃至文化都俱有「他者的單語主義」潛在的悲劇性格,民族的靈魂不易召喚,它總是回歸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