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18.204

摘要


周邊動脈疾病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的表現,常與冠狀動脈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合併出現,是造成50歲以上患者死亡及行動失能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族群中周邊動脈疾病的盛行率為非糖尿病患的2.3倍,病程進展多半緩慢,早期無症狀或有側支循環的建立使症狀減輕而容易被忽略。已有症狀的病患平均每年需接受截肢手術的機率為1%。合併糖尿病的下肢動脈病變進展較快,接受截肢手術的比例也明顯多於非糖尿病患者。周邊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1)年齡大於50歲(2)抽菸(3)糖尿病(4)高血壓(5)高血脂症。目前最主要的下肢動脈疾病篩檢工具是“腳踝-上臂動脈收縮壓比值",此為非侵入性的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及治療。治療下肢動脈疾病包括改善危險因子,運動訓練,藥物治療,以及侵入性治療的血管腔內重建術和血管繞道手術。僅有少數的患者的死亡與下肢血管阻塞有直接關係,大多數患者死亡原因為心肌梗塞,腦中風或傷口感染導致的敗血症,建議下肢動脈疾病的患者宜同時接受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篩檢。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賴妍伶、高玉貞、楊鳳凰、林懿如(2017)。提升血液透析病人預防周邊動脈阻塞之照護完整率方案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6(3),13-28。https://doi.org/10.3966/172674042017091603002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