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為海島型經濟國家,必須經由國際貿易的擴張來帶動國內的經濟成長;中國大陸是一個新崛起的大經濟體系,在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2010年,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存度已高達31.5%,不僅居世界各國之冠,而且也顯現兩岸之間的經貿關係愈來愈密切的事實。為了追求臺灣的生存空間,並帶動兩岸的經濟成長,2010年6月29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正式簽署,臺灣隨即進入了後ECFA時期,為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奠定了新的里程碑,對國內經濟及金融發展的影響至深且巨,對未來國內經濟前景及金融業發展的衝擊很大,唯利弊得失亦一併呈現,且反對者認為簽訂ECFA以後����將使得臺灣成為,中國大陸經濟的附庸,其所引發的不只是對臺灣經濟是否有利的爭辯,還可能挑起臺灣最敏感的統獨議題,並直接影響產業界的經濟協議,國家政治的和諧,經濟的長遠發展,有待朝野的相互合作與支持,因此,政府在兩岸進入後ECFA時期,也必須慎重考量朝野爭議所可能帶來的政治效應與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