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31.222
  • 期刊

河川水域與濱溪棲地品質分析-以水璉溪為例

摘要


本研究以花蓮縣水璉溪的溪流治理工程施工前後為例,進行水域與濱溪棲地品質量化分析探討,水域以二維水理模式(HECRAS-2D)計算流速、水深,據以進行水域型態分類、魚類棲地適合度計算,其中水域型態完工後深潭面積占比增加為2倍,棲地適合度以大吻鰕虎為目標魚種,完工後權重可用棲地面積增加為1.8倍。濱溪棲地以綠覆率(VARI)、地景碎形理論進行分析,綠覆率因為完工未久,綠地面積占比稍有下降,但地景碎形分析的結果,完工後核心區面積占比增加為施工前的1.3倍。

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陳淑媛、郭瑞民、宋有 、胡通哲、周宥任(2019)。河溪環境友善量化評估 – 以大興溪魚類棲地適合度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50(3), 116-123。
陳淑媛、陳兆鈿、胡通哲、蘇上瑄(2020)。二維水理模式與 ArcGIS 空間內插法評估生態基流量 – 以鱉溪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51(2), 43-54。
Vogt, P., Riitters, K.H., Estreguil, C., Kozak, J., Wade, T.G., and Wickham, J.D. (2007). Mapping spatial patterns with morphological imageprocessing. Landscape Ecol., 22, 171-177.
林務局(2018)。國有林治理工程生態友善機制手冊。第附二 -7 頁。
汪靜明(2000)。大甲溪水資源環境教育。經濟部水利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