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32.123
  • 期刊

有效與無效的臨床教學行為

Effective And Ineffect ive Teacher Behaviors In CIinical Instruct ion

摘要


臨床教學為護車教育中不可或缺之一環,其重要性比課室教學更勝之,因其為培養具思考力及獨立作業能力之優良護理人員必經之途。負臨床數學責任之工作人員之行為更緊繫於臨床數學之成敗。本文為研討臨床實習指導者有效與無效的教學行為,除參考有關的文獻外,並對本校123位高低年級護生(60位低年級63位高年級),以有效和無效教學行為兩題之間卷,在向其解釋兩種教學行為之定義後,每人以不記名方式各寫出其所經歷到臨床指導者有效和無效教學行為各三至五項。此資料經統計及分析後結果如下:(1)低年級96%均能寫出有殼的教學行為,每人約寫3.14項,無數數學行為之回答率為90%,每人約寫2.27項。高年級有教教學行為之回答率為62%,每人約列1.67項,而無教教學行備之回答率高達97%,每人約寫出2.54項。此結果與o'Shea和Parson所作之調查相似。(2)護生所評值之臨床指導與修養有關的教學行為,有效的行為包括不當病人或眾人面斥責學生,態度親切平易近人,多給于學生鼓勵、關懷、安慰與愛心、教導之態度嚴謹興認真,並能以身作則,可作學生護士角色之楷模。無教的教學行為包括當眾或當病人面嘲笑、指責學生、失和藹、態度不良、缺乏愛心、太情緒化、工作不順利時以學生出氣、對學生偏心、不能以身作則等。(3)在教導和協助的教學行為方面,學生所評值有赦的是能實際作臨床指導,對問題有明確的回答,能運用啟發式的教學,病人的問題能與學生共同討論,視護生為單位內的一份子,指導者常在病室、工作分配恰當,不僅以考試成績評值學生,應作多方面的觀察,作業批改後立即發還,並當面指正。無效的教學行為是對問題不正面回答,以反間,但並未說明正確答案,不樂意指導學生,對學生干涉太多,盯得太緊,尤其在與病人交談時,指導者太權威,學生做錯事予以宣染,以扣分作為處罰,工作分配不當,作業批閱太慢等。(4)準備三方面有關的教學行為,有效的包括實習指導者學識經驗豐富,與單位內工作人員相處和諧,對病室環境熟悉,而無效的教學行為則是對實習環境不熟悉,知識輕驗欠缺,與單位內工作人員人際關係不良。由以上的分析結果可知醫學、教育、護理均在突飛猛准中,臨床指導者應暸解目前的教學並非教給學生每一件事,而是以啟發式的教學,訓練其思考力,而使學生自己負擔大部份的學習責任,而實習指導在臨床教育中應是支持者、幫助者,甚至朋友的角色,其行情應盡量去除無效的教學行為,而表現有效的教學行為,來幫助學生學習。學校當局在聘請臨床指導者時除學歷外,更應重視其臨床經驗,及教學精神,醫院方面更應研所有工作人員均有臨床教學動觀念,並配合護理學會的活動將護理趨勢在繼續教育中不斷充實所有護理工作人員及臨床實習指導者。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鄭曉蕙(2012)。技職護理院校臨床實習指導教師 教學能力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114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