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05.108

摘要


清代乃至日治初期台灣的「農業社會」,飲食的供應以「儘量自給」為原則。醬油、豆腐乳、米粉干、肉脯、年糕、圓子等,一切都在自己家裹製造,自己消費。此時,飲食的生產者,也就是消費者,生產和消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絕無偷工減料,所有食品都是美味可口。至於農村,糧食、副食品也都自己生產,其飲食是全面的自給自足。至日治中期以後的「工業社會」,在日本製造的食品開始向台灣傾銷,台灣島內也開始飲食品的商品化,日人又設專賣局壟斷製酒,於是酒、醬油、啤酒等瓶裝、罐裝、匣裝的食品、飲料1出現於市場上,飲食品的自給已被打破,飲食品的商品化日見普遍,此種傾向,在光復以後,也是有增無減,一直到現在為止。最近二十年來,台灣也進入「後工業社會」之林了。食品店、飲食店在過去「農業社會」中已經萌芽出來了,至「工業社會」飲食品商品化過程中,食品店、飲食店就大大增加,至今日「後工業社會」則變本加厲,出現很多速食店、連鎖飲食店,使很多人自己不必起伙食,可以全靠速食而過日。「後工業社會」家庭的崩壞又促進速食店之增加,大資本家壟斷市場,就產生出來連鎖飲食店獨占了市場上的利益。以前是先有飲食之需要、然後才有商人供給飲食品,現在卻不然,連鎖店先製銷新的飲食品,然後顧客被牽著鼻子走,去購買這些商品。在此情形下,大資本家所壟斷的利益,越來越大,消費者的地位越來越不利。速食店、連鎖速食店所供應的食品,是大量生產的簾價品,當然是味道不好。現代人已經習慣了不好的味道,根本不知道以往「農業杜會」的食品都是美味可口而且非常衛生。台灣在鄭氏時代無店舖,食品是在寺廟門前的巿集購買。至清代始有店舖販賣食品,批發、零售店舖皆成立,且各由其公會管理。日治以後到現代,巿場經濟普遍化,食品店舖得自由發展,但是大資本家所開設食品工廠壟斷巿埸之弊同時也發生了。最古的店舖是以家族勞動而經營,並不雇用外人。嗣後就成立師徒組織,老闆是師父,收徒弟而經營店舖。至近代始有店主以工資雇用店員之商店。台北市艋舺貴陽街西園路口的黃合發糕餅店,是百年老店,至今仍靠家族勞動而經營。顧客太多,光是接受訂做都無法應付,故不設門市,亦不掛招牌。這一次飲食文化研討會,應該去參觀、研究這樣的古老食品店,才能真正瞭解台灣傳統的飲食,也能避免被人譏為閉門造車。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張尊禎(2008)。台灣老餅鋪與傳統餅食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2907200815043400
張育甄(2009)。百年風光-老餅店品牌形象經營研究與設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8-1111200915521824

延伸閱讀


  • 吳雪月(2002)。台灣原住民的烹飪技術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8(4),24-27。https://doi.org/10.6644/QFCDCB.2002.08.04.04
  • 徐福全(1996)。從諺語看台灣的傳統飲食文化。載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編),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7-397)。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https://doi.org/10.6641/PICCFC.1-8.1996.04.20
  • 詹玉玲(2020)。台灣食品物流業之分析〔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8-0510202013414291
  • 林明德(1994)。臺灣美食鳥瞰。載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編),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55-265)。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https://doi.org/10.6641/PICCFC.1-8.1994.03.14
  • 周清源(1998)。台灣傳統糕點麵食之探討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4(1),20-23。https://doi.org/10.6644/QFCDCB.1998.04.01.05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