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59.224
  • 期刊

不同模式硬舉對下肢運動學及肌肉活化之影響

摘要


目前在硬舉方式多為傳統及相撲兩種方式,普遍健身愛好者在追求較高重量大多是透過相撲硬舉,相撲硬舉所造成軀幹角度較小且動作行程較傳統硬舉短,因此在普遍健身愛好者認為的動作行程較短也容易解讀成舉起大重量較有優勢,但職業甚至業餘選手卻大多使用傳統模式。目的:比較不同模式硬舉對下肢運動學及肌肉活化之影響。方法:本研究招募8名屏東科技大學有硬舉經驗之學生(平均身高175.5公分,平均體重76.6公斤,每週固定進行重量訓練,6個月內無肌肉骨骼之傷害),本研究使用Cortex動作分析系統擷取運動學參數,透過EMG肌電感測儀擷取肌肉活化程度進行分析。本實驗以參與者最大肌力70%進行兩種模式硬舉。使用成對樣本t檢定比較兩種不同模式硬舉差異。結果:本研究發現,在相撲及傳統硬舉模式下,髖關節、膝關節在運動學參數無顯著差異,但在踝關節有顯著差異(p=.009),在肌肉活化上,脛前肌、腓腸肌、股中間肌、股內側肌、股外側肌、股二頭肌、腹直肌及豎棘肌,均無顯著差異。結論:本研究發現下肢關節活動度較差者適合相撲硬舉,另本研究發現在肌肉活化上均無顯著差異。故,一般健身愛好者可以依照個人舒適度或習慣,選擇自己適合操作的模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