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93.221
  • 期刊
  • OpenAccess

生態博物館的觀念正在瑞典紮根

摘要


最近幾十年來,博物館學在瑞典的發展使得生態博物館的概念也隨之興起。1972年在波爾多、巴黎等地舉辦的「博物館與環境」研討會中對所謂的生態博物館獲致以下共識:首先,生態博物館必須以生態寫出發點、並具備各類知識的整合,接下來它應有區域特色,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生態博物館需與當地民衆合作,反映他們對自己歷史的觀點,並讓他們能參與未來的發展。瑞典目前(1984)尚無符合前述條件的博物館,但卻已有一些與生態博物館依稀相仿的露天博物館,包括了不同地點的一些建築,復原出當初的環境,再伴隨了傳統的工藝活動,讓一些不同時代的生活重現於觀眾眼前。但它們和生態主題並無密切關聯,也無需知識的整合,更少與當下社區的發展相關,因此它並不算生態博物館。1980年後, 生態博物館的觀念開始在瑞典發展。在1980~81 年間一項對Jokkmokk地區設置國家公園博物館的研究,獲致了一個符合生態博物館條件的計畫。政府當局於1983年決定設立專門機構來執行此一計畫。計畫中博物館的收藏包括相片、影片、傳統鄉村音樂及書籍文獻等,它有常設的研究單位,而其展示則結合自然及歷史文化風貌,以當地環墳、氣候、居民生活方式及各時期文化發展為主題,讓參觀者能經歷當地數百年來環境及生活方式的演變。此計畫預計在1987年完成,屆時此一生態博物館將對當地文化及社會的發展扮演重要的角色。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劉鎮輝(2015)。臺灣生態博物館發展機制之研究-以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46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