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9.27.178
  • 期刊
  • OpenAccess

美術館觀衆的社會學調查與分析

摘要


著名的法國社會學家布爾杜(Pierre Bourdieu),他在六○年代進行以法國為主的歐洲美術館觀眾調查,實證其關於文化消費與階級關係的理論。他的說法是參觀美術館是一種屬於菁英式的文化活動或消費行為,選擇欣賞所謂的「精緻藝術」就如同去聽音樂會、上劇院一般,以上層階級者居多。而且,不論職業類別、社經地位、教育程度或休閒時間的支配而言,他們都是優勢者。布爾杜指出,使得社會不同階級者間產生術文化品味的差異性(distinction)、不同的文化需求之最重要因素,乃是「教育」的過程。但其中,又以個人出身背景的家庭環境及教育之影響最大,先於學校教育,早已預設了將來品味如何的方向。換言之,根據他的結論,學校教育僅是鞏固或延續社會中階級地位的不平等性,但也凸顯了階級間品味的差異現象,或者亦可說,制度化的教育為天生的不平等找到了後失合理化的解釋途徑。譯者撰寫本文目的乃試圖將布爾杜之於藝術欣賞、品味形成及美術館觀眾背景、參觀行為與態度之調查分析上的若干論點摘要說明,提供國內博物館界人士參考。然而,台灣地區有其特殊之社會文化背景,新興的美術館及其觀眾群是否亦具有類似之階級化品味現象,尤賴更進一步的探究。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施俊宇(1997)。全球資訊網在博物館導覽上之應用研究 - 以元智大學人文藝術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9-0112200611314619
朱靜怡(2007)。大學藝文中心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以中央大學藝文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20420081552501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