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特展教育活動的理念是希望瞭解觀眾對教育活動的看法,以便做為往後教育政策的參考依據。本文針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舉辦的「圓明園重現臺灣——石佛青銅珍藏展」(以下簡稱圓明園特展)中的兩項教育活動——「青銅鑄造——塊範法演示」與「挑戰擂臺——保利寶物大進擊」,進行觀眾調查分析。調查方式是在活動結束後,發問卷予參與的觀眾。調查結果顯示,該兩項活動參與者的背景以:女多於男、未婚多於已婚、以大專學歷及國小學歷者為多、多居住在臺中縣市,多為10歲以下、11~20歲、41~50歲的觀眾:閱讀興趣為休閒、藝文、自然科學。就觀眾之參觀經驗基本敘述:得知活動的管道以人際傳播為主,以館內人員、朋友告知為主要來源;大眾傳播方面則以科博館簡訊為主要得知活動及閱讀資料的管道;參觀前的企劃以展示為重心;在活動設計的引導下,觀眾可較深入地參與全面性的特展教育活動及進行閱讀;教育活動設計可刺激觀眾閱讀及參與其他教育活動;觀眾中有為數不少的家庭卡會員(分別有三成四、六成);觀眾對教育活動持正面看法者達八成。依據研究結果,建議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宣傳應與特展同步、需正視博物館出版品為教育活動重要的一環、在特展撤展後將特展教育活動併入常態性的教育活動之中、拉近特展與特展教育活動場所的距離及進行組合式的教育活動策劃,並開發兼顧展示內涵「寓教於樂」遊戲式的教育活動以達高品質的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