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67.16
  • 期刊
  • OpenAccess

網路、時間觀與社會文化實踐

Networks, Notions of Time and Socio-cultural Practices: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摘要


網路作為新形式的溝通工具,是知識權力的新象徵,既提供了弱勢族群突破現狀的可能,也足以填補歷史因素所造成的社會鴻溝。然而,科技的導入,對於不同的社會型態,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想像與詮釋呢?在臺灣,原住民族群可區分成平權的、階層化的兩種社會型態,階層化社會的時間價值比較偏重「過去」,並由此構成重要的階序觀念,平權社會裡的「過去」只是狀態的表述。本文透過泰雅人及排灣人設置的網站、網頁資料收集,藉以呈現族群內部的變化,並比較時間本質的差異如何影響網路形式與社群的建構;探究這兩種社會時間意識截然不同的族群,在運用網路科技時所呈現的組織、再現及運用形式上的差異,及其所創造在網路上流動傳遞的知識內容之性質。

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王任光譯、Carr , E . H 原著(1986)。歷史論集。臺北:幼獅。
王嵩山(1992)。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臺北:稻鄉。
王嵩山(1995)。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臺北:稻鄉。
王嵩山(2001)。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
王嵩山(2003)。原住民族的社會與文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188

被引用紀錄


林瑋嬪(2016)。線上馬祖:網路社群與地方想像考古人類學刊(85),17-50。https://doi.org/10.6152/jaa.2016.12.000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