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南麓一帶,今日國定遺址鳳鼻頭(中坑門)遺址其範圍及周邊地貌目前主要為果園使用。但關於土地開墾成果園之過程,乃至於該區域受近代漢人、日人之墾拓過程,雖屬於遺址區域內人類活動之一部分,卻與史前人類在該區域的活動一般,隨時間消逝而逐漸受人遺忘。藉由臺灣總督府公文檔案搜尋系統,發現總督府公文檔案〈鳳山下里中林仔庄、小竹下里王公廟庄實測圖〉等二張大圖,以及大圖所屬公文〈山田耕作官有原野豫約賣渡願許可〉書類,記載內容似乎與日治時期遺址附近之開墾有關。本研究因此透過遺址周遭地籍資料,以及地籍圖、地形圖之比對,可確認今日指定遺址範圍之大部分相對較陡峭之土地,於1917年至1919年間由日人山田耕作主導造林開墾之事實。但夾雜於造林開墾地之間及位於造林開墾地周邊較為平坦之土地,大部分在山田耕作進入該地進行造林開墾之前已為漢人所有土地,而持續在區域中進行耕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