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38.48
  • 期刊
  • OpenAccess

從寺廟發現歷史-以高雄道德院的創建過程與社會變遷為例(上)

摘要


高雄道德院成立於民國49年(1960),最初是由創建人高雄三塊厝人士-郭騰芳先生,早年憑著對《易經》、《道德經》、《三官經》等諸多傳統道教經典的熱忱,1944~1945年期間在留日返回臺灣之後開始進行傳道、布教與宣講的工作,1955~1960年期間,經過多年努力布教與宣講工作且獲得眾多地方信眾的支持,先後經歷「道教布教所」與「道善堂」的草創時期,最終得以在高雄三民區金獅湖畔落成。高雄道德院的神職人員在郭騰芳的規劃下,並於民國63年(1974)開始進行培養出家法師。由於高雄道德院的風水地理之因,辰山地形適合女道修行,此後高雄道德院則成為坤道的修行之地,並採取全真道的修行方式,結合正一道的科儀法事,出家法師主要是從事齋事(即喪葬類的法事)居多。本文則以高雄道德院在民國49年(1960)建立之後,期間的創建過程與地方社會之發展演變,以及經歷兩任住持的管理,郭騰芳在數十年期間藉由成立太乙真蓮宗法門,修真道學院,舉辦道教宣講活動、年度祭典活動、慈善會進行社會救助等各項活動,在臺灣的各宮廟與宗教團體間頗具聲望,並進一步探討臺灣戰後寺廟的發展與都市社會之變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