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54.133
  • 期刊
  • OpenAccess

校園就是田野現場:「探索海青與舊城地方走讀」特色課程介紹

摘要


海青工商前身為「海軍子弟學校」,1949於左營復校後,選擇原日本海軍震洋特攻31隊所在地建校,無獨有偶地,1825年鳳山舊城興建時,南城牆段從學校第五棟美廣科大樓與第六棟土建科大樓間穿越而過,校地大半位於西門與南門間的城內空間,因此海青工商命運便與眾多歷史文化與遺址緊密相連,校園內隨意可見清代及日治時期遺物,地面下經考古證實也有豐富的史前文化與歷史時期遺存。首任校長安世琪1950年代將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塑像基座自壽山遷來海青校園內時,也將原散置於西自助新村內的十餘條西門門拱石移置籃球場邊,更豐富了校園的文化典蘊。但可惜的是,1980年代興建現代化校舍時,部分地上與地下歷史文物遭破壞,有鑑於保存歷史文化的使命感,筆者2015開始籌劃相關地方文化課程,希望帶領學生多認識他們讀書的環境,2017年課程正式上路,名稱訂為:「探索海青與舊城地方走讀」,獲校方支持列為必修的校本特色課程。此特色課程內容不受限傳統教室內教學模式,而是發揮海青工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結合國立成功大學考古所的資源讓學生體驗考古實務與野外實察,讓海青每位學生修畢這門課後,能對海青與左營這塊土地增加更多瞭解。2019年8月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上路,課程操作模式符合其中技術型高中「社會探究與實作」內涵,期望學生能透過這門課培養主動學習的素養精神。這門課程發展至今,受到校內與外界的多方肯定,期望每位學生在經過一年課程的洗禮後,除了對學校所在的左營能多點認識外,也能回頭關心自己生活環境周邊的文化資產,為未來臺灣的文化保存事業貢獻一分心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