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11.118
  • 期刊
  • OpenAccess

Dynastic Crisis and Censorial Response: Shen Pao-chen in 1854

從一八五四年之沈葆楨看御史對於國家危機之反應

並列摘要


一八五三至一八五五年滿清政府遭逢其有史以來之一大危機,不僅太平軍在一八五三年建都於南京,國內之捻、苗、囘民亦紛紛起義。其時清政府之旗兵與綠營已腐敗不堪,而曾國藩所組新軍之效能亦尚無顯著之表現。同時,清政府財政又入不敷出,因此朝廷在咸豐初年始放寬對於言路之抑制。筆者以御史對此危機之反應為出發點討論下列幾個問題:(一)假設御史有維護儒家社會傳統之責,他們是否會接受比較新而現實之政策來挽救危機?(二)危機之存在與諫官言論之自由是否有直接關係?(三)朝廷對直言直諫之御史又如何處置?此類問題牽涉極廣,而過去有關清代御史制度之研究又寥寥無幾,故無法作全面答覆。筆者根據沈葆禎所遺之三篇臺諫為中心,略作討論,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對清代御史的更充分的研究。沈葆楨(一八二○-一八七九)出身福建侯官低層紳士家族,年少時曾入林則徐幕,後為林壻。一八四七年沈氏獲中進士後,曾在翰林院任編修,其後又在武英殿修書處纂修。沈氏之思想背景可算是正統儒家與經世之學之合流,他在在江南道監察御史任內所寫的奏文充份表現他的經世觀念。清代之通貨膨脹淵源於十八世紀末期,其主要原因是赤銅來源不足。自太平軍起義之後,銅源更為缺乏,清廷因而大量鑄造大錢,印製官票(錢票與銀票),招致沈葆楨之反對。沈氏的論點可見附文(A)。令人注意的是沈氏對此胆敢公開地發表異議,因據筆者所知,除戶部右侍郎王茂蔭及沈氏之外,別無他人如此進言。且王茂蔭並不反對通貨膨脹的根本政策,而只是批評膨脹的過份,而王氏在上奏後不久,就被調任到兵部。由此可見,沈葆楨的激烈非議很有觸怒朝廷的可能,幸虧沈氏僅為一名諫官,因此沒有受到朝延的懲罰。清廷保持沉默,對沈氏的奏疏置之不理。自一八五一年至一八五四年,太平軍四出攻掠,而清廷始終無法對付。曾國藩的湘軍在一八五四年初雖已勢力漸增,但湘軍聽命授統領,不適於地方性之攻守;各地又因文武不和,兵與勇之間常發生衝突,以至防守無策。沈葆楨力倡文武合一,弁兵分受地方官統帶,以增加統率與行動之配合。沈氏之見解雖非新穎,亦不失為深遠,因清朝傳統的故實為一方面防止軍權集中,另一方面避免地方兵力過度強大。所以,以一八五四年的情形而言,沈民的意見雖值得重視,但因他的提議過於理想(地方官有統兵之才者亦寥寥無幾),而且又有鼓勵地方觀念發展之可能,所以滿清故府未曾加以接納。雖然如此,沈民意見之正確,有他在一八五六年防守廣西廣信府屬之成績可證。以清方軍事而言,一八五四年十月為一大轉機。該月曾國藩的湘軍收復武漢,戰事大有起色。朝延立刻獎賞曾國藩二品頂戴,賞戴花翎,並令署理湖北巡撫,與湖廣總督楊霈、湖南提督塔齊布妥籌分兵留守及進攻長江下游之策。沈葆禎反對如此分散兵力,據他的看法,曾國藩不應負擔地方職任,而應乘勝長驅下游,直攻金陵。曾亦因母喪未除,請求清廷收囘署湖北巡撫成命。在曾奏未到之前,清廷己改變主意,改賞曾氏兵部侍郎銜,撤消署巡撫之命。究竟清廷此次收囘成命是否受沈奏影響,不得而知。但因沈奏與朝廷意見吻合,應曾有助於促成此舉。清代保存之御史奏摺無幾,今日得見者,平均每4.35名御史約只有奏摺一本。所以筆者得發現沈氏之三篇奏摺,十分幸運。但就沈氏在御史任內所寫之全部奏摺而言,此仍不過一鱗半爪,故所下結論,不免為姑且之推測,不敢謂有決然無疑的價值。從另一方面言之,此三篇奏摺亦具有相當之歷史價值,為對於當時若干重大問題之建言,而非平常之彈章,字裏行間顯示御史在危機時期之作用和成績。從沈氏之奏摺,我們首先可見御史之任期並非一定為官僚經歷中之「訓練時期」。沈氏之奏摺富有創見性與主動性。究竟此係由於沈氏本人之性格,抑係因當時情形危急之影響所致,著者無從判斷。其次,御史之主要任務為維護儒家社會之傳統,沈氏之奏章不但富有儒家思想色彩,且有過份理想之嫌。沈氏之議論不但表露儒家理想與當時現況之距離,亦且有觸怒朝廷,惹禍於身之可能。因清廷在咸豐初年雖稍為放寬言路,但言官因言事受懲之成數仍頗高。這一矛盾現象可能與當時之危急情形有密切關係。惟御史之言論自由雖受多方面之限制,懲罰成數亦高,然清廷於危機期間對各方之反應亦相當敏感。沈氏對於通貨膨脹之非議即是攻擊清廷政策最力之一篇奏摺,而並未招來沈氏個人之不幸。關於軍務之奏章,雖是對當時情形之批評,然不失為一篇富有高深眼光之議論,固仍未被接納,但頗受朝廷之注意。此三篇奏摺中,結果最受到朝廷欣賞者為第三篇奏摺。此篇奏摺既未表示政治意見,亦未對清廷當政者或政策過份批評,而其意見又與朝廷意思相吻合,所以不久之後,沈氏即按推薦升任。沈氏雖在危急時期對清廷政策有所批評,但不失為一直言善諫及忠良之言官。此等言官在清代御史史上誠難能可貴也。

並列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