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9.30.232

摘要


近年來,文化往往不經思索地被視爲都市轉型的排頭兵,着重顯現於官方在文化治理場域中經濟、人力和社會資源的大力投入。對文化創意、傳統懷舊的強調,及其帶來的「可觀回報」,離不開當中最爲主要的行動者-文化工作者。本文選取東莞「非遺化」實踐為主要的分析案例,透過爬梳東莞如何成為文化工作者成長溫床的變遷開始,進一步探究文化工作者在捲入「非遺」這個特殊的文化形構實踐過程中,所產生的角色分工、權力關係和自我價值實現的認同,公部門的權威及其有限性。最後本文指出:原義為保護和傳承傳統的「非遺」實踐過程,卻形塑出一批外在於「非遺」的文化工作者和專家,並在追求「非遺」發展的過程中佔據了產業發展的核心,逐步排擠和邊緣化着再生產文化的手藝人。作者認為,手藝人/技藝人也是重要卻被忽略的文化工作者,他們才是回歸日常的文化實踐和生產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