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41.187
  • 會議論文

《蝴蝶的異想世界》的製作與科普傳播的實踐

摘要


故事,是大家最容易接受,也最吸引人的一種敘述方式。《蝴蝶的異想世界》製播團隊期望透過講故事的方式,介紹本土昆蟲生態及昆蟲學研究內涵。透過參與觀察研究法,分析製播團隊如何突破既有的自然生態紀錄片或自然科學影片製作流程、表現形式、行銷上某種程度的箝制,嘗試尋找科普教育影片的「新」意。科學傳播結構之組成元素有二:一是在傳播管道上進行「科學知識的仲介」,亦即為科學知識供應者與科學知識需求者拉線的工作;另一則是在傳播內容上進行「科學知識的整理」,亦即將艱澀的專業科學知識轉換成需求者可以理解之通俗科學知識。如何將生澀的昆蟲學知識,以繽紛而有趣的蝴蝶為媒材,推廣給一般視眾,是工作團隊最重要的使命。企劃初時,即以觀眾日常可觀察的蝴蝶為切入主題,其間包紮一些深入淺出的昆蟲學知識,以充滿探險歷程的故事情節,讓觀眾輕輕鬆鬆就能走入昆蟲科普教育的領域。劇本撰寫時,除了緊扣戲劇張力與懸疑性,營造出觀眾的好奇心外,最重要的是融入昆蟲學專業知識。本科普影片由學術單位主導,嘗試開啟另一種製播人員與科學人員的對話模式,透過如:電顯儀器、高倍解析微距攝影與3D動畫等視覺科技,將科學內涵中艱澀的專業術語、複雜的生態概念,以符合社會大眾接收與處理資訊的方式,「說」給大眾聽,以增進其對科學知識的親近性與熟悉感。將科學知識內涵如:昆蟲生態、昆蟲生理、昆蟲分類、蟲害防治、昆蟲毒理、昆蟲病理、應用昆蟲、病媒昆蟲、天敵昆蟲、養蜂學、法醫昆蟲、昆蟲鑑定等,透過懸疑的劇情,營造一種「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培育閱聽人的科學素養。本研究最大的收穫是,創建一個以本土為主的科普觀點與視覺美學的感官「驚艷」,從而促使觀眾省思蝴蝶保育與生態環境變遷的覺知。本研究更嘗試將完整的科學傳播內容,配合行銷策略的設定,讓本科普影片成為自然或環境教育推廣團體的科普教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