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218.230
  • 期刊
  • OpenAccess

文化接受者的身份認同-朝鮮王朝文廟從祀的形成過程

摘要


東漢永平十五年(72),明帝親臨曲阜祭孔,配以孔子七十二弟子從祀,開始了中國的文廟從祀制度,而鄰近的朝鮮半島自高麗王朝顯宗十一年(1020)奉入新羅儒生崔致遠從祀文廟,自此建立了中、韓賢儒並列從祀文廟的傳統。直至朝鮮高宗二十年(1883),從祀文廟的朝鮮賢儒共十八人,統稱“東國十八賢”。繼往開來,朝鮮王朝在遵照高麗王朝奉行中國文廟從祀制度的同時,就朝鮮先儒從祀文廟的標準,朝野上下俱經歷了長時間的議論,始由“文化傳播者功績”的考量,轉向以“東國傳道系譜”的確立,認同朝鮮賢儒的傳道者身份,作爲他們入廟從祀的準則。這個轉變反映了朝鮮儒者從自身文化的主體性視角,漸次意識到他們也是文廟從祀的參與者,至在承襲和模仿中國道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東國道學”的意識,拓展出韓國本土儒學的根本意義,宣祖朝《國朝儒先録》的問世正是這種意識具體展現的實踐結果。

參考文獻


孔祥林《朝鮮的孔子廟———儒家思想深遠影響的象徵》,《孔子研究》第一期(1992 年),第 108-115 頁。
沈晹《李氏朝鮮時期都城文廟祭孔考》,《故宫博物院院刊》第三期(2008 年),第 79-98頁。
金禹彤《朝鮮高麗朝祀孔制研究》,《東方論壇》第五期(2013 年),第 72-76、88 頁。
池斗焕《朝鮮前期文廟從祀論議———鄭夢周·權近을중심으로》,《釜大史學》第九輯, 1985 年版,第 241-264 頁。
禹景燮《宋時烈對許衡的認識與文廟黜享論》,《震檀學報》第一零六期(2008 年),第 33-58 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