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97.109

摘要


劉百閔(1898-1968)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著名的經學家。他在1949年由廣州移居香港前,長期投身政界。1952年9月,被香港大學聘爲中文系講師,1956年被擢爲中文系高級講師。前後服務香港大學13年,於1965年6月榮休。在退休前一年開始專注於整理舊作,以“學不倦齋自刊書”的名義先後出版《經子肄言》、《易事理學序論》與《周易事理通義》三書。於1968年1月4日不幸因喘病遽然辭世。《孔門五論》是他生前最後一本親自定稿的“學不倦齋自刊書”,在他逝世三個月後被冠以“劉百閔遺著”之名出版面世。1970年3月出版的《經學通論》則是在未及親自定稿的情況下付梓的,也是最後一部“劉百閔遺著”。這五部經學著述都是他任教香港大學時的教學與研究成果。本文即擬探討此等著述的若干特色,藉以窺察當時香港經學教育的一二情狀。

參考文獻


陳謙:《香港舊事見聞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 187—188 頁。
賴際熙撰、羅香林輯:《荔垞文存》,香港:學海書樓,2000 年,卷一
温肅(1879—1939)撰:《温文節公集》,香港:學海書樓,2001 年,卷三
孫甄陶撰:《清代廣東詞林紀要》,臺北:壹灣商務印書館,1971 年, 第 149 頁
鄧又同輯録:《學海書樓主講翰林文鈔》,香港:學海書樓,1991 年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