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121.214
  • 學位論文

小琉球嶼東南側海床邊坡塊體運動研究

The study of seabed slope mass motions in the southeast side of the Liu-Chiu Yu Island

指導教授 : 宋國士

摘要


據研究顯示,海底的塊體運動為改變地貌的主要方式之一。本研究利用多音束水深地形資料、高解析的震測剖面資料(單響爆炸器與3.5kHz)及側掃聲納地貌影像圖觀察位於台灣屏東林邊鄉到琉球嶼之間進行的塊體運動,說明在此區域地層的蠕動和滑動現象。 在研究區域中,近林邊端水深50到70公尺處可以看到沉積層在這進行向下蠕動。厚層的沉積物受此處地形坡度由緩變陡再變緩及沉積物物性改變(沉積以泥為主)觸發而產生向下的蠕動,過程中沉積層原本層序受到破壞,形成長度略呈平均的數塊持續向下蠕動,在緩慢移動的過程產生略呈水平的層序。被沉積物覆蓋的區域水深比較淺,塊體蠕動的邊界則形成數條約等距的地形溝,越向深處則溝與溝正中央的沉積物堆積越來越高,使地形等深線由較淺處的U型漸變成較寬的V型,等深線的曲度隨之增大。這些淺溝們的比例與全世界大陸坡上的無頭峽谷(Blind canyon)相近(Harris et al., 2011),故淺溝形成的機制可能與無頭峽谷類似。 在琉球嶼近岸的峽谷邊坡上我們發現有沉積層進行塊體運動(滑動,slide)。此峽谷深度落差約70公尺,因峽谷兩側的沉積物層序可相互連接,且下方層序向東傾斜,說明此峽谷受琉球嶼抬升運動及海流侵蝕影響而形成。在峽谷東坡上看到一系列由東北向西南下降的階梯地形,震測剖面圖顯示,地層下方有一含水較豐之沉積層位於在第二個階梯處下方直角的位置,在下層的階梯面還可發現表層有一厚度約6公尺的沉積層,其層序紊亂但略為向北傾,與下方與滑動面的交界呈圓弧向上,代表沉積物沿著階梯轉角面(滑動面)發生滑移後自南側向下滑落;而在峽谷西側邊坡,看到一長度約50公尺、厚度約20公尺的塊體由左側近琉球嶼的位置沿滑落面向峽谷谷軸方向滑動,牽動更西北方的表層沉積,將它們拖入峽谷內部,塊體滑動後其尾端向下彎曲而層序呈圓弧狀。此塊體運動的形貌及尺度和台灣宜蘭陸棚區類似(許鶴瀚,2008)。 我們可藉由從台灣到琉球嶼間所看到的塊體運動,也就是蠕動到滑動運動的過程發展,模擬峽谷形成的各個階段。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劉佩琨(2007) 側掃聲納數位影像之解析與辨識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253頁。
黃一剛(2008) 台灣西南海域非活動型大陸邊緣海底塊體運動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70頁。
吳佳瑜(2008) 台灣南部海底崩移之分佈與特徵。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97頁。
許鶴瀚(2007) 宜蘭陸棚上的淺層沉積構造及沉積物傳輸模式。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109頁。
許鳳心(2008) 台灣西南海域陸源更機碳沉降受鄰近島嶼型河川顆粒傳輸影響之硏究。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70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