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7.48.131
  • 學位論文

柳永詞研究

Liu Yong's Ci Poetry

指導教授 : 王國瓔

摘要


柳永可謂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專業」詞人,也是宋代詞壇上第一位大量製作新聲、創作慢詞長調的詞人。柳永對詞體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可是,自宋以來對柳永詞的評價往往褒貶不一。釵h詞論者披評柳永詞為俗,好像「俗」為柳永詞風格特徵的標誌。柳永詞中這些令評論者不滿的「俗」是甚麼?而且為甚麼他們認為柳永詞為「俗」?詞論者所說的俗,能涵賑h永的所有作品嗎?人們公論柳永大量創作慢詞長調,是柳永詞在詞史上的貢獻。慢詞長調取代小令,是奠定詞體的獨立、發展上很重要的一件事。一般形式有變化,其內容自然而然跟著演變。然而,只肯定柳永在詞形式方面的影響,是否不公平? 至今有關柳永的研究,他的生平及家世之考證,柳永在慢詞長調上的貢獻,專門研究詞作,論柳永與其他詞家相比等等,各方面很多。而且全面論柳永及其詞的專著也不少。可是以整體的柳永詞為範圍的全面研究專著,已經問世十多年;對學位論文來說,已經問世二十多年了。其間釵h學者吸取了已經有的研究成果,作了不少新的探索,提共不少新的材料,因此,對整體的柳永詞全面探討,仍然是直得研究。本論文的目的是重新審視柳永的所有作品,切實地瞭解其內容及表現特色,檢視前學者的一些資料,希望從中能有比較客觀公平的論斷,在中國詞史上,指出柳永詞究竟有何貢獻與影響,以表彰其不同凡響的成就。 本論文共分六章,各章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前言。闡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章節分配。 第二章,探討柳永在當時文人承襲五代詞風的潮流中,卻走不同蹊徑的背景。 本章首先從外在的北宋初時代背景、政治狀況、文化傾向和其特色;之後探索柳永個性、氣質、才華、經歷和藝術修養的創作內在的背景。 第三章,柳永現存二百十二首詞,依內涵主題做深入分析與歸納,把柳詞分為四大類:豔情男女、羈旅愁懷、承平氣象、詠物與詠史懷古。除了對以往研究柳詞的論文、期刊及箋注分析柳詞的各種資料加以整理與討論之外,並提出己見。 第四章,據前章的內容進一層分析探討,柳詞在內容、形式、風格諸方面,獨特的藝術風貌。 第五章,首先綜合之前各章的論述,探討柳永詞在詞史上承先啟後之處。其次,柳詞之內容、形式、手法、風格對後世詞人和後代中國文學的影響。 第六章為結語。綜合以上內容,闡明柳詞的內容及表現特色,評價其在詞史上和文學史上的意義。

關鍵字

柳永

參考文獻


林師玫儀,《詞學考詮》(台北:聯經,1982年)
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河南:河南大學,1992年)
詞學編輯委員會編輯,《詞學》第10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1年)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1982年)
劉若愚,《北宋六大詞家》(臺北:幼獅,1986年)

被引用紀錄


黃嬿樺(2013)。柳永與宋詞之發展〔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3.00596
林柏堅(2007)。柳永其人與其詞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43592

延伸閱讀


  • 張家懿(2010)。柳永俗詞意象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15130
  • 林柏堅(2007)。柳永其人與其詞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43592
  • Ryu, G. S. (1987). A study of Liu Yong and Yuezhangji 柳永及其《樂章集》之硏究 [master's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9-1812201200005514
  • 胡燕青(1983)。Li He and his poetry〔碩士論文,香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9-1812201200005035
  • 陳俊榮(孟樊)(2009)。Hsia Yu's Postmodern Language Poetry中外文學38(2),197-227。https://doi.org/10.6637/CWLQ.2009.38(2).197-227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