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08.105
  • 學位論文

龍門舊社遺址貝類遺留與相關行為之探討

The Study of the Behavior Relevant to the Shells of Longmen-jioushe Site

指導教授 : 陳有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主要是針對龍門舊社遺址出土的貝殼遺留進行相關行為的探討,資料來於是2004-2005年期間台大人類系的兩次發掘。文章約略可分成兩部分,前半部先描述出土的貝殼遺留,包括出土的種類、數量、重量等。後半部則綜合討論和貝殼遺留相關的各種行為。 在綜合討論的部分,除了探討採貝的方法、動機、食用的方式以及貝器的利用之外,也試圖分析貝類資源在生業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由於遺址位於海岸沙丘之上,自然環境並不適合農耕,但附近確有豐富的水域資源,再加上遺址出土大量的貝殼遺留,是所有遺物中最多的,因此推測漁業及採貝應該是主要的生業活動。 另外,從貝殼上下層位間出土的變化,可以看到此遺址居民後期採集的貝類,不僅數量變多、種類增加,採集的範圍也擴大了,似乎反映出遺址的居民對貝類資源“需求程度”的增加。由於遺址的年代(距今約二、三百年)、所在地和過去文獻記載中的三貂社相符,因此大多認為龍門舊社遺址的主人應該就是凱達格蘭族的三貂社。而三貂社所屬的凱達格蘭族馬賽人,一般被描述為是一支擅長貿易和航海的族群,由於少有耕作,因此時常必須航海至鄰近地區交易所需的米糧。筆者認為從文獻記載上來看,北部沿海的各地區,原本就有著某種程度的交易、互動網絡。但在十七世紀之後,由於西班牙、荷蘭、漢人等外來勢力進入後,可能造成區域間的互動更為頻繁,使得各區域的居民更可以互通有無。三貂社由於其自然環境並不適合耕種,可能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可以更容易的透過交易換得所需的稻米及口糧,因此減少投注在農耕上的時間及人力,而在生業活動中更倚重其優勢的漁業及採貝環境,因此才會造成對貝類的需求度的提高。 關鍵字:貝殼遺留、海岸沙丘、龍門舊社遺址、三貂社、馬賽人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shell sanddune Longmen-jioushe site Shan-diao village Basay

參考文獻


1954 〈圓山貝塚民族的生產方式〉,
1962 《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十九。
1989 〈文蛤資源研究Ⅱ.本省文蛤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2003 〈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