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6.77
  • 學位論文

沿海地區健康風險評估模式建立-以麥寮工業區為例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 for Coastal Zone – The Case Study of Mai-Liao Industrial Area

指導教授 : 馬鴻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健康風險評估為計算環境衝擊之工具之一,利用風險評估方法中風險特徵描述,量化污染廠址對於環境及居民的影響,進而提供管理者在決策分析時參考依據,在環境影響評估作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過去對於風險評估作業的計算,常採用國外已發展的軟體或計算方法,然而因為地理環特徵與居民飲食習慣的不同,在台灣西部沿海普遍存在的魚塭養殖與近海漁業,反而是在過去風險評估作業計算上,並未列入暴露途徑之參考。因此本研究除了將魚塭養殖列入暴露途徑中,亦計算污染物質進入海洋水體後,經物理海洋作用擴散稀釋機制後,並依國內民眾飲食習慣設定攝取海洋魚類量參數,而對人體產生的建康危害風險,以符合台灣當地地理環境。 風險評估作業中,為了正確反應廠址現況,需要使用大量模擬範圍中的環境介質參數,這也是風險評估作業中,最需要秏費人力與成本的程序,而往往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及時間限制下,無法收集到完整的參數。海洋中的擴散機制受到洋流、潮汐、海床地形、海岸線特徵等多重因素影響,相關參數的複雜度遠大於陸域環境參數,完整性亦相對較低,因此加入海域暴露途徑時,便需要考慮在將海域環境擴散機制的簡化,同時確保其精確度。 在經過文獻回顧與模式比較後,本研究參照歐盟發展的EUES模式中,有關於海洋擴散機制的計算過程,將海域傳輸列暴露途徑中,加上養殖魚獲的攝食暴露,配合現有的多介質多暴露模式加以結合,並建立起健康風險評估模式,使台灣沿海地區的風險評估流程能更加完善,最後依某廠址做案例分析。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吳聲燿,2006,飛灰固化物掩埋場中鉛與鉻滲漏之健康風險評估,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陳彥全,2007,健康風險評估中不確定性之量化與降低,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Bayen, S.; Wurl, O.; Karuppiah, S.; Sivasothi, N.; Lee, H.K.; Obbard, J.P., 2005.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mangrove food webs in Singapore. Chemosphere, 61, 303-313.
Bonnevie, N.L.; Huntley, S.L.; Found, B.W.; Wenning, R.J., 1994. Trace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urficial Sediments from Newark Bay. The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144, 1-16
Chau, K.W,2005. Characterization of transboundary POP contamination in aquatic ecosystem of Pearl River delta.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on, 51, 960-965.

被引用紀錄


蕭彤恩(2015)。海洋健康風險評估方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002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