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76.0
  • 學位論文

戰前日本海軍的研究——以對美七成論為中心的探討

Research on the Japanese Navy between WWII: Mainly the Policy toward the U.S.

指導教授 : 楊典錕

摘要


本文藉由「對美七成論」這一在戰間期一度在日本海軍內外造成較大影響的軍備論述為主軸,輔以圍繞其上的人物及派系的爭鬥,乃至於對政府方面的影響,試圖重新檢視「七成論」的盛衰以及日本海軍對美的緊張感如何使日本步向無條約主張與反裁軍的過程。 在對日本軍事、政治史的既有先行研究以及當時代相關人物的著述的基礎之上,以各海軍會議為時間分斷將「七成論」在此間的意義及各方對此的主張,從旁表述在美日關係因裁軍問題與國際利權的爭奪的時代背景下日本海軍內外的動向。 論述的第一部份從日本海軍「七成論」的源流進行討論,並將七成論的目標如何延伸至美日關係的過程一併述明。第二部分從華盛頓海軍會議上時任海軍大臣的加藤友三郎與加藤寬治的爭論到加藤友三郎的海軍大成文官化構想,為日後海軍的黨爭埋下伏筆。第三部份從倫敦海軍會議中以加藤寬治為核心的「艦隊派」之興起以及加藤寬治的獨斷專行來說明「七成論」的全盛期與海軍政治化的聯繫。最後的第四部分,從加藤寬治的退役到大角人事,以及後條約時代的軍備競賽闡述作為一個時代象徵的「七成論」的結束。 「七成論」做為海軍擴軍的一個象徵,也作為政治口號曾經在戰間期引發日本朝野的高度關注。不過隨著戰爭腳步聲的迫近,日本海軍也對外的政治手段也更加的激進,最後做為其堅持抵抗象徵的七成論也被廢棄,日本也進入了一個軍國主義的新時代。

並列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examine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influence of the “70% ” theory that proposed by Imperial Japanese Navy(IJN), for it led the path of Japan to the way of Pearl Harbor.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studies and one-handed data, such like news column, the conclusion was led to the man who resulted the fraction of Navy, Kato Hiroharu, Chiefs of the Naval General Staff, was the most responsible to the politicization of IJN. He used the“70% ” theory as his weapon to expand Navy’s political influence, although his effort was successful, the result of the military building was nothing but crossing the Rubicon toward the war against U.S.

參考文獻


關靜雄,《ロンドン海軍条約成立史》,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7年。
(一)一手史料:(依本文內引用次序排列)
電子資料:http://d-arch.ide.go.jp/kishi_collection/b5.html「岸幸一コレクション
−南方関係軍政・海軍資料を中心に」B5-375〈対英感情ハ何故ニ悪化シタカ〉,
頁 1∼2,2015 年 2 月 20 日快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