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32.105
  • 學位論文

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資金配置效率性研究

指導教授 : 雷立芬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的籌措不易,因此對校務正常運作所需資金以外的剩餘資金應如何適切配置與組合,以產生極大效益,是為本研究之主旨。本研究先預估某國立大學校務基金正常運作所需資金之每月最低應留存比例,再針對超過此比例之剩餘資金,應用Markowitz的投資組合理論,在預期報酬率及風險考量下,求取放寬資金配置限制後的投資組合效率前緣,並就其目前資金配置的投資組合客觀檢視及分析其結果,以提供該校調整剩餘資金配置之依據。研究結果亦可作為國立大學重新檢視及配置其校務基金的參考,並可供我國政府據以修訂校務基金相關規定及採取更開放作法,以給予國立大學校院較大的自主運作空間。 經實證分析獲致的主要結論為:模擬情境A(採取活期存款、短期票券、國內定存和政府公債作為投資組合)之最大預期報酬率為0.3675%、投資組合之風險為0.1097%;模擬情境B(除採用模擬情境A之各項投資標的外,再納入國內股票市場及共同基金作為投資標的)之最大預期報酬率為0.6326%、投資組合之風險為6.9623%;模擬情境C(除採用模擬情境B之各項投資標的外,另納入外幣存款(美金定存和美金即期匯率)及海外投資(美國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日經225平均股價指數及香港恆生股價指數)作為投資標的)之最大預期報酬率為0.8684%、投資組合之風險為3.8363%,在三種情境中,此項投資組合不僅可降低其投資風險,並能為校務基金帶來最佳之投資收益。 因此,政府應加速修法放寬對校務基金運作範圍的限制,賦予各國立大學校院較大的自主空間與財務運作彈性,而各大學校院更應汲取美國哈佛大學校務基金經營及投資策略之成功經驗,甚至可設置具有企業化經營理念的專責人員,負責規劃學校財務運作,以追求獲致開源與節流雙重效益。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楊朝祥,「私校發展之困境與突破」,通識教育季刊,9(1),2002年3月。
台灣經濟新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國際股價指數,1995-2003年。
教育部,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2001年a。
教育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研究專案報告,2003年。
傅信聰,網路廣告之存貨預測最佳化模式分析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被引用紀錄


黃琬淇(2007)。我國大學募款基金運作之研究-以一所大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5233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