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收縮是引起高強度混凝土早期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因此自體收縮的預測對於裂縫的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介紹了國外預測混凝土自體收縮的模型,並對其分析與評價。由於國外預測模式,缺乏本土性之考量,因而常有高估或不足之現象。因此本研究乃以爐石為材料參數,探討爐石摻量對高強度混凝土之影響;並蒐集彙整國內各相關文獻試驗資料,進行完整之研究與探討且加以整合,建立台灣自體收縮試驗資料庫;再與國外預測模式相互比較,依國內實際之材料特性,進行整理、回歸與分析,發展出適合台灣高強度混凝土之自體收縮預測模式。 本文所建議之高強度混凝土自體收縮預測公式,乃由國外預測模式修改而成,用已預估國內高強度混凝土之自體收縮頗為準確,且 R2 (判定係數)在0.7以上,屬於可接受範圍內,若能獲得長期之數據用以校正本研究所建議之高強度混凝土自體收縮預測模式,則能有效提高預測精準度。 另一方面,由於高摻量飛灰混凝土於國外已有大量使用之案例,若能研發出施工技術,並大量推廣,則能解決飛灰去化問題而達成資源再利用與生態環保永續發展之目標。因此本文將依高燒失量與低燒失量之飛灰分別針對不同取代量(0%、20%、40%、50%、60%、80%)去進行研究分析討論其體積穩定性問題,以確保結構物的使用壽命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