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42.115
  • 學位論文

幫助行為成立之研究─以行為類型論為核心

A Research on the Requisites of Aiding Accessory's Conduct: From the View of "Type Theory"

指導教授 : 李茂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論文摘要 刑法上的犯罪行為判斷,主要不是人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問題,而是國家對什麼樣品質的行為可以動用刑罰來回應,也就是國家該怎麼做的問題。國家必須計算成本效益來決定自身行為的尺度,有鑑於刑罰的功能主要在於穩定公眾的心理,實際的法益保護效果其實很薄弱,而成本卻很高昂,發動刑罰所犧牲的各種價值理念也算是一種公共成本,故釋義學站在國家司法機關的立場來設計犯罪判斷的要件時,也應朝如何提升效益(確保法益保護功效)、降低成本(只能維護價值理念,至於其他種類的成本則已無法避免)來思考。 依照上述想法,本文針對幫助犯構成要件中的「行為」要素,設計了一套詳細的判斷流程,由行為的法益侵害性、刑罰預測可能性、及類型化特徵等三種面向交錯構成,分別表彰來自刑罰正當化原理、民主國原理、罪刑法定原則(法治國原理)的要求。 首先,在進入條文所述的幫助行為特徵判斷以前,須先從刑法外部的憲政觀點,確保行為具有適合作為刑法內部觀點的犯罪判斷對象的品質。這種前類型的限制,是行為在尚未分化、確定屬於哪一種參與類型之前,就都應要求具備的客觀特性。其中,「法益侵害傾向」指的是行為對於特定結果所發揮的影響,在一般生活經驗中會被辨認為是帶有因果作用的,而非只是一個中性、科學上的條件,行為如果欠缺這樣的特性,其實應根本不會被吾人注意到。至於「一般之刑罰預測可能性」,指的是一般沒有讀過條文的人,若站在行為人的立場,大致上都能夠辨識出自己的行為具有作為犯罪而可能遭到刑罰的意義,如果行為的法益侵害傾向不是很顯著,又已遵守了穩固、值得信賴的規範,一般人在做的時候都很容易感到置身事外而無法聯想到伴隨刑罰效果,國家便不能對這樣的行為發動刑罰。 其次,一般人對於犯罪意義的辨識,若是經過條文語言的過濾,便轉化為文義解釋的問題。依吾人實際上的語言使用經驗,影響太過遙遠、只鼓舞精神而無實質內容、或引起反效果等類的協助行為,一般人說話時都不會用「幫助」一語來稱之;而如果仔細分析現行幫助犯條文的敘述方式,可發現還要求幫助行為與作為標的的正犯實行行為之間緊密聯繫,必須直接幫在實行行為上。若是不符合幫助犯條文文義中所呈顯出的特徵要求的行為,當一個讀過條文的一般人站在行為人的立場,按照社會上一般的語言使用習慣來理解時,可能也都無法覺得自己的行為是刑法上的幫助行為。由於幫助行為會隨著它的標的浮動,討論幫助行為恆須以先確認哪個是作為其標的的實行行為為前提,故許多時候判斷上的困難其實是來自對實行行為的解釋,而不是幫助行為的解釋本身。 再者,幫助行為本身對於法益侵害結果之發生即能提供因果作用,只是這個作用是以透過正犯實行行為的方式抵達最終結果,展現在對於正犯實行行為法益侵害性之增益上。幫助行為的類型化法益侵害性的內容,是由直接性、有用性、法益關連性三個必要特徵所構成,判斷時與前類型的法益侵害傾向一樣,必須使用分析的方法,而無法像前類型的一般刑罰預測可能性或文義解釋一樣直接帶入行為人的立場來判斷。 本文所研究的幫助犯,屬共犯論(犯罪參與論)各論的課題。刑法學的發展向來以正犯論為主軸,對於共犯論的研究也以總論為主,共犯各論是尚未被好好開發的研究領域,必須從正犯論的既有成就中汲取資源。但在共犯論中,也存在許多正犯論未曾思及的獨特問題需要處理,這些問題也許並非正犯論不會面臨,只是被忽略了而已,透過共犯論的研究將它們突顯出來,也許也可刺激正犯論的思考,有助於使刑法學的整體內容更加完備。

並列摘要


Abstract The "aiding accessory" is one kind of accomplice in the criminal law. Each kind of accomplice has its own typical features of offense. Every conduct which belongs to certain category must can be identified the typical features in it, and so deserves the punishment.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sis the indispensable typical features of aiding accessory offense.

並列關鍵字

aiding accessory accomplice

參考文獻


11. 徐偉群,〈通往正犯之路:透視正共犯區分理論的思路〉,臺大法學論叢40卷1期,2011年3月。
18. 陳志龍,〈正犯與參與犯的區分標準—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台上字第八七七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6期,2010年12月。
6. 林育駿,《從「中性行為」論幫助犯的成立要件─以幫助因果性與幫助故意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8. 洪兆承,《中性行為與幫助犯》,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15. 許恒達,〈「行為非價」與「結果非價」─論刑事不法概念的實質內涵〉,政大法學評論114期,2010年4月。

被引用紀錄


劉家丞(2015)。重新檢驗不真正不作為犯的可罰性基礎―以刑法中的侵害原理為核心標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51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