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65.245
  • 學位論文

多體力源理論及其應用

Many Body For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指導教授 : 張建成
共同指導教授 : 朱錦洲

摘要


本論文主要目的為使用力源理論的方法,來探討流場結構與物體受力之間的關係。物體通過均勻流場所受的力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所相當關注的問題,而在計算、升阻力與力矩時,一般文獻中最常使用的方法都是由壓力來估算物體的受力,但因為是由物體表面的壓力積分而得到物體的受力,因此無法清楚的得知整個流場對物體受力的影響。在本論文中使用了一種診斷性的力源理論Chang(1992)來區別流場中各流體元素對力的貢獻,並成功的將其擴展至可應用在物體具有表面速度的流場、多體流場、三維流場和三維多體流場的受力分解。 此力源理論法引入一輔助勢流與Navier-Stokes方程式作內積,再求其體積分,可求得壓力項對物體所造成的外力,並可引出升、阻力及力矩元素的概念來探討流場個別渦旋對升、阻力及力矩的實際貢獻。這種觀點對於探討非定常流場與物體之間的受力關係非常有幫助,根據這些看法來分析流場型態,除了可更深入瞭解流場性質外,並且可以利用此方法來分析、預測、設計,甚至控制出有利於實際應用的流場。本論文將就幾種常見的流場情況,利用力源理論分解並深入探討受力關係,進而發展有助於提高效能的流場控制方法。

參考文獻


Achenbach, E. (1974). "The effect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tunnel blockage on the flow past sphere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65: 113-125.
Alam, M. M., M. Moriya, et al. (2003). "Fluctuating fluid forces acting on two circular cylinders in a tandem arrangement at a subcritical Reynolds number."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91: 139-154.
Bar-Lev, M. and H. T. Yang (1975). "Initial flow field over an impulsively started circular cylinder."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72: 625-647.
Barth, T. J. and D. Jespersen (1989).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upwind schemes on unstructured meshes. AIAA-89-0366, AIAA 27th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Reno, Nevada.
Bearman, P. W. and J. K. Harvey (1976). "Golf ball aerodynamics." Aeronaut. Q. May: 112-122.

被引用紀錄


陳泰元(2013)。力元理論應用於紊流模式〔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10882
吳宗瀚(2013)。以力元理論觀點探討真實果蠅懸停之氣動力機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814
石峻瑋(2012)。二維機翼穿越渦流層之力元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2398
李健誌(2012)。以力元理論分析在低雷諾數下有限翼之非定常氣動力特性〔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0145
胡校碩(2011)。果蠅撲翅運動之仿生模擬與力元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1333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