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93.44
  • 學位論文

燃料電池領域科學與技術互動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Fuel Cells

指導教授 : 黃慕萱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科技合著、共活躍、專利論文對及科技互引分析等書目計量方法,探討1991年至2010年間燃料電池領域科學與技術互動的特質,包含科學與技術的研發現況、科學與技術間雙重身分與雙重知識的發展、科學與技術相互影響的情況,及科學與技術的互動樣態與趨勢。 本研究以燃料電池領域在1991年至2010年20年間,在美國專利商標局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 的專利全文資料庫 (Patent Full-Text and Image Database, PatFT) 所檢索到的8,112篇發明專利 (invention patent),及利用美國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公司所出版的Web of Science (WOS) 資料庫所獲得之20,758篇期刊論文為對象,據以個別建立不同資料檔,以利進行相關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在科學與技術成果發展現況方面,論文與專利數量皆呈現指數成長的趨勢,且論文的成長速度較快;整體論文與專利的數量高度集中在少數國家;機構的論文與專利產出分布符合80-20法則,其中學術機構為論文主要來源,其專利數亦逐年穩定增加,而產業機構為專利主要擁有者,近年來則積極投入學術研究;產業機構的論文平均數量比學術機構的平均專利數量為多。 在科學與技術的雙重身分與雙重知識特質方面,機構科技合著的論文與專利數及專利論文對仍屬少量;產業機構的共活躍情況較學術機構明顯;專利論文對主要由學術機構的成員所產出;產業機構的論文科技合著比率很高,但專利的科技合著比率很低;個人共活躍者的論文與專利平均產量較整體平均值高,是各類機構跨界成果的主要產出者,但個別產量差距大且近年來較偏重論文發表;個人共活躍者會優先以專利論文對的形式發表科技互動成果,其中又以專利申請為最優先的發表行為;機構間的科技互動可歸納為高互動、低互動、自我互動與外求互動四種類型。 在科學與技術的相互影響方面,論文與專利的相互引用情況日益增加,尤其是專利引用論文的平均數量更逐年提高;論文引用專利的時效性較專利引用論文為快;學術研究者傾向引用學術機構的研發成果。整體而言,學術與產業機構參與科技互動的數量增加,互動之科技成果產量亦逐步提升。 就本研究的分析結果,在科技互動的研究方面,建議可利用論文逐年數量的成長幅度,推測產業政策帶動研發的成效;另機構的科技互動特質應結合共活躍及科技合著現象共同探討;個人層級的科技互動分析可優先以共活躍之作者與發明者為對象。至於臺灣發展燃料電池產業方面,則建議應促進產業機構的論文發表及學術機構的專利取得、獎勵產業機構與學術機構的提案合作、提升科技合著、共活躍及專利論文對等科技互動成果數量,藉由促進臺灣燃料電池領域的科技互動,進而帶動科技成果的數量提升。此外亦應持續關注韓國在燃料電池領域的科技發展,知己知彼尋求最佳產業競爭策略。

參考文獻


余鑑(2003)。科技與科學關係之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7),3-10。
郭爵華(2009)。綠色能源產業發展之新契機。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2(6),20-26。
陳世榮、李河清(2011)。中國燃料電池研發及其環境溝通。中國大陸研究,54(3),33-69。
黃元鶴(2009)。由巨磁阻相關文獻探究科學與技術間的互動。圖書資訊學刊,7(1/2),53-76。
羅思嘉(2005)。從專利分析看台日韓遺傳工程研究之發展。圖書資訊學刊,2(3/4),45-57。

被引用紀錄


沈丹琪(2015)。中國大學持有專利之合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1023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