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50.1
  • 學位論文

臺灣西南海域現代沈積物之傳輸途徑與機制

Modern Sediment Dispersal Paths and Mechanisms off Southwestern Taiwan

指導教授 : 蘇志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由於臺灣長年受到颱風及地震的影響,並於外海引發嚴重的海底地質災害,因此本研究旨在釐清各事件對於沈積物的堆積及傳輸有何影響,並嘗試比較不同事件下沈積物的傳輸機制是否不同。透過2006~2015年間31個航次共178站位所收集的岩芯,透過粒徑中值、X-ray 攝影、含水量性質及鉛 二一0的分析計算沈積速率、儲量、累積質量,討論西南海域沈積物性質分布與傳輸之間的關係。由於臺灣長年受到颱風及地震的影響,各事件對於沈積物的堆積及傳輸有何影響,並進一步比較不同事件下沈積物的傳輸機制是否不同。 本研究區域範圍涵蓋高屏陸棚、高屏陸坡、高屏海底峽谷、枋寮海底峽谷以及深海海盆,探討臺灣西南海域不同地形單元沈積物堆積之分布。 岩芯粒徑中值空間分布結果顯示,西南海域沈積物粒徑中值主要為6-7phi,粗顆粒(3-5phi)則集中於陸棚及下枋寮盆地。推測西南海域,當有事件發生時,粗顆粒沈積物會藉由枋寮海底峽谷傳輸至下枋寮盆地。鉛 二一0儲量於西南海域空間之分布結果顯示,沈積物不只是堆積於高屏海底峽谷兩旁,而發現另一個堆積區位於下枋寮盆地。進一步利用事件沈積物累積質量結果,可見颱風與地震等事件沈積物主要傳輸途徑及堆積區不同於非事件時期之沈積物。颱風事件沈積物主要藉由高屏海底峽谷作為傳輸途徑,並堆積於陸棚及高屏峽谷兩側;地震事件沈積物主要藉由枋寮海底峽谷作為傳輸途徑。 研究結果顯示,沈積物於高屏海底峽谷主要透過高屏溪的水流傳輸,當有颱風事件侵襲臺灣,高屏溪沈積物通量也隨之增加,促使颱風事件堆積物主要堆積於高屏峽谷兩側。枋寮海底峽谷由於無河川提供沈積物來源,颱風事件發生時影響不大,而峽谷沈積物傳輸主要為地震事件之發生或邊坡不穩定,造成沈積物受到擾動,並使粗顆粒沈積物隨著枋寮海底峽谷傳輸、堆積至下枋寮盆地。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陳昱彤, 2014, 臺灣西南外海重力流堆積物之可能物源,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79 p.
鄭屹雅, 2012, 臺灣西南海域沈積物重力流引發之海底電纜斷裂事件,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98 p
Blair, N. E., and R. C. Aller, 2012, The fate of terrestrial organic carbon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 v. 4, p. 401-423.
Calvert, S., and J. Veevers, 1962, Minor structures of unconsolidated marine sediments revealed by x-radiogrphy.: Sedimentology, v. 1, p. 287-295.
Goldberg, E. D., 1963, Geochronology with Pb-210: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Vienna, Austria., p. 121-131.

被引用紀錄


陳彥庭(2017)。2006年屏東地震引發沉積物之跨峽谷傳輸地質紀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4261
陳芝吟(2017)。福爾摩沙峽谷與澎湖峽谷以及高屏斜坡沉積物細菌的分離和特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6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