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47.87
  • 學位論文

檔案價值內涵與其形成過程之研究 - 以政府機關檔案為例

指導教授 : 陳雪華
共同指導教授 : 薛理桂

摘要


本論文以檔案鑑定中的核心概念「檔案價值」為研究主體,旨在探索檔案價值在檔案保存或鑑定過程的關鍵意義與地位,以強化對檔案價值的瞭解。其主要研究目的為:(1)探討鑑定活動中的檔案價值,以瞭解檔案價值的內涵、形成過程與應用層面,進而建立檔案價值的分析架構,掌握檔案價值在檔案保存或鑑定過程的意義與角色;及(2)藉由價值分析架構的建立,擬訂可能之檔案價值評估模式,作為國內檔案人員進行檔案保存決策的參考。 本論文以政府機關檔案為研究範圍,採用內容分析、深度訪談、個案研究與評比量表調查等方法,就選取的研究對象,如政府機關檔案人員和檔案管理局等,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以作為研究分析的基礎。而相關資料的分析面向包括我國政府機關檔案的價值依據、我國政府機關人員的價值觀點,以及我國政府機關檔案的價值判斷等。依據分析結果,本論文分別從政府機關檔案人員對檔案價值的認知、檔案價值的決定面向、引導檔案選擇與保存的二元特質、檔案價值的形成過程、影響檔案價值形成的因素、檔案價值與檔案鑑定、檔案價值之分析架構與評估模式等方面論述研究結果。 最後,綜合研究所得,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檔案管理局與政府機關檔案管理單位參酌。在檔案管理局方面的建議包括在政府機關檔案管理中加強宣導職能分析的重要性、協助政府機關檔案人員建立機關內部的職能輪廓、以輔導者的角色協助政府機關管理內部檔案、釐清檔案鑑定的職責、思考數位化檔案對檔案價值與鑑定的影響、陸續推動國家檔案的鑑定、以及推廣檔案專業訓練與教育等。而對政府機關檔案單位的建議則有建立機關內部職掌功能的全貌,作為鑑選和清理檔案的基礎、藉由機關史的建立,加深機關全體人員的檔案意識、強化檔案管理單位的主動權、以及建立內部檔案的內外部使用輪廓等項。而後續研究建議針對國家檔案鑑定、檔案銷毀與移轉、數位檔案的保存價值與鑑定、業務單位和機關特性、分析架構與評估模式之可行性、相關鑑定規範的應用和檔案使用行為等研究議題進行探索,藉此提供更多面向與更多元的研究成果,來豐富檔案價值與檔案鑑定領域的知識內涵。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archival value archival appraisal

參考文獻


薛理桂(1997)。檔案鑑定模式:「黑盒子鑑定模式」初探。圖書與資訊學刊,20,39-45。
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編(民91)。中華民國政府組織與工作簡介。(12版)。台北市:編者。
陳三井(民84)。一個史學工作者的檔案觀。檔案與微縮,36,12-15。
Abraham,T. (1991). Collection policy or documentation strategy: Theory and practice. American Archivist, 54(1), 44-52.
Alexander, P. N. & Samuels, H. W. (1987). The Route of 128: A Hypothetical documentation strategy. American Archivist, 50(4), 518-53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