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159.10
  • 學位論文

臺大 106 學年度第 2 學期學生意見領袖對「九二共識」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s of the 2nd Semester of 2017 Academic Year Student Opinion Leaders of NTU toward 1992 Consensus

指導教授 : 周繼祥

摘要


兩岸兩會自 1992 年協商形成「九二共識」後,成為兩岸往來談判的政治基礎。然而,年輕世代儘管對兩岸的交流或談判仍然持正面肯定態度,但是對於兩岸交流談判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似乎呈現較負面的觀感。 本研究針對國立臺灣大學的學生意見領袖進行調查,具體對象為經臺大課外組登記在案、實際運作中的臺大校、院、系(所)級學生自治組織領導人與臺大學生代表大會的學生代表,探討其對「九二共識」的認知與態度,採問卷普查形式,收回143 份有效樣本,有效回收率 72.96%。 研究結果發現,臺大學生意見領袖對「九二共識」具有一定程度認知,惟其對「在海基會與海協會形成『九二共識』的過程中,共同提到『謀求國家統一』」之認知程度最低;而臺大學生意見領袖對「九二共識」的態度傾向不認同,而其中認同程度最高者為「以臺灣的立場,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規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最低者為「我認為臺灣與大陸同屬於一個中國」。 從研究結果中可知,臺大學生意見領袖對「九二共識」的認知與態度,會受到年齡、學院、父親族裔、兩岸關係觀點、去過大陸不同次數與不同政黨傾向等背景變項的影響,主要呈現以父親為大陸各省市出生、對兩岸關係的觀點偏向統一、去過多次大陸、支持國民黨者,對「九二共識」的態度越傾向認同;而臺大學生意見領袖對「九二共識」的認知與態度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亦即其對「九二共識」認識的程度越深,對「九二共識」的態度也越傾向認同。 此一研究結果顯示,就國家認同理論來看,多數臺大學生意見領袖已將「臺灣」做為一個「共同體」,而不包含中國大陸;然而,臺大學生意見領袖對「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仍可接受,表示對民主制度的認同度高,「自由主義式的國家認同」或許能夠做為讓年輕人認可的兩岸認同問題解方。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壹、中文
一、專書
卜睿哲(2013)。《未知的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臺北:遠流。
王雲東(2012)。《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臺北:威仕曼。
石之瑜(1997)。《創意的兩岸關係》。臺北:揚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