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180.244
  • 學位論文

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因素之研究 ---以高雄市前鎮區婦女為例

The digital divide of middle age and elderly women --the case of women in Cian-Jhen district, Kaohsiung city

指導教授 : 朱則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數位落差的議題在電腦與網際網路出現之後一直是資訊界議題的常客,國內外大量有關於數位落差的文獻,其重要性亦可由此窺知。由於數位落差是一個動態的觀念,其成因非常多樣化且相互影響,因此探討的方式也應跳脫出單一因素,而將使用者本身的情境脈絡納入考量中,也能藉此提出更符合研究對象的結論與成果。本研究以處於家庭情境內的中高齡非職業婦女為研究對象,中高齡意指40歲以上者,而非職業婦女則代表沒有固定職業,以料理家務為生活重心者;簡而言之,就是每個人家中的母親。她們經常是家中數位機會最低者,卻也不會主動為自己發聲的人,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接觸中高齡非職業婦女來了解其數位落差的程度與成因;以及在家庭的情境之中,對於她們的數位機會會造成哪些影響;最後試圖綜合上述分析內容找出消弭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的方式與方向,希冀能藉此替家中的數位弱勢者發聲,以供日後政府政策及有興趣的研究者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高雄市前鎮區音律活化健康操所屬運動團體中的成員,取其符合研究限制者為問卷施測及訪談對象,透過問卷收集多數人的意見,並用訪談深入了解研究對象的生活背景與想法。由於問卷施測時有多位受試者表示內容過於冗長,或是視力不佳難以閱讀,因此在施測環境許可的前提下,會採人工施測的方式,藉此收集更多中高齡非職業婦女們的想法與觀念。訪談內容以問卷為基礎,更深入探討研究對象心中確實的想法與其生活背景造成的影響,同時也能實際了解受訪者的資訊行為與態度。 綜合本研究整理與分析,發現數位落差的確存在於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族群,年齡、教育與經濟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的顯著,社會建構出的傳統性別刻板印象才是能左右數位落差程度的主因。對於中高齡非職業婦女而言,料理家務是生活重心,近用數位資訊與否並不會影響她們的生活,缺乏永續且長期的誘因使得她們不必使用數位設備,甚或是在誘因消失後選擇逐漸退用;政府提供的課程訓練與相關配套措施立意良善,卻因宣傳而無法達到應有的成效。 根據結果,本研究建議:1.政府相關單位或學人應針對中高齡非職業婦女進行大範圍的數位落差情況調查,除了偏鄉外,也應將都會區中的女性納入調查行列,以便了解此特殊族群之特性與需求;2.應針對其特殊需求設定相關課程內容,並指派妥適師資進行教學與協助;3.政府政策的宣傳應符合特殊族群之需求,除了網路之外,應加強實體宣傳以達廣泛宣導之效;4.社會與教育應與時俱進,打破傳統窠臼,讓婦女們主動走出家門學習新知。

關鍵字

數位落差 中高齡 非職業婦女 性別 家庭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digital divide middle age elderly housewives gender home family

參考文獻


李孟壕(2006)。數位落差理論、方法與應用相關研究整理。資訊社會研究(10),頁1-106。
李孟壕、曾淑芬(2005)。數位落差再定義與衡量指標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9),頁89-124。
岳修平、劉伊霖、胡秋帆(2004)。數位學習中的性別差異。婦研縱橫(71),頁35-43。
林宇玲(2002)。網路與性別。華之鳳科技,台北市。
林宇玲(2004a)。從性別角度探討社會弱勢者的電腦學習:以台北市職訓中心第九期「電腦基礎班」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頁201-241。

被引用紀錄


簡玉卿(2013)。應用IPA模式檢視中高齡居民對運動環境需求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3.002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