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60.192
  • 學位論文

聲音.文本.文化──戰後初期《臺灣之聲》藝文作品研究

Voices, Texts and Culture - A Study on the Works of Art from “The Voice of Taiwan”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指導教授 : 黃美娥

摘要


1945年十月,在行政長官公署來臺接收之前,即將接任臺灣廣播電臺臺長的林忠來臺準備接收電臺,顯見國民政府對於廣播媒介的重視。創立於1946年六月的《臺灣之聲》創刊辭中更清楚表明:將藉由廣播、以耳目並用的方式進行文化重建:首先抹除日本殖民統治的痕跡、灌輸中國文化,進而傳播新的科學智識,重新改造已受日本殖民長達五十年的「國民」──亦即,從身體感官著手,利用聲音、文字重新形塑臺灣人,並建構民主、科學智識的現代文化。日本殖民政府和行政長官公署對於廣播的想像交集於利用廣播的「聲音」傳播語言教學,藉此達成文化融合──甚至是抹除之前文化──、改造「國民」的目的。 《臺灣之聲》的藝文作品(即文學、戲劇、音樂三類)中,可以發現戰後初期仍以中國抗日經驗作為主軸,不同創作者如吳漫沙、翁炳榮,在創作中以此為重要素材。另外,《臺灣之聲》亦說明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對臺政策仍屬包容,甚至設立閩南語講座等節目,讓外省人得以學習閩南語;1947年底開始,更將廣播分為第一、第二及第三廣播,其中第二廣播完全為閩南語節目,專為本省人而設。

參考文獻


張瑞成編,《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0)。
何義麟,〈戰爭時期臺灣傳播媒體之語言問題〉,收入《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歷程》(臺北:稻鄉,2006),頁125-130。
王櫻芬,〈戰時臺灣漢人音樂的禁止和「復活」:從一九四三年「臺灣民族音樂調查團」的見聞為討論基礎〉,收於《臺大文史哲學報》 61期(2004),頁1-24
連憲升,〈從《丟丟銅仔》到《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試談呂泉生早期的民歌編曲、歌曲創作和他的鄉土關懷〉,收於《臺灣音樂研究》第5期(2007年10月)
陳培豐,〈鄉土文學、歷史與歌謠:重層殖民統治下臺灣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臺灣史研究》18卷4期(2011),頁109-1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