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世界上僅次於石油,貿易第二大的商品。然而,其生產國和消費國的生活卻大相逕庭。每賣出一杯咖啡,咖啡農能賺得的收入只有3%或者更低,幾乎入不敷出。 蓋其原因除了從咖啡豆的生產到消費過程,經過加工廠商和零售商的層層剝削外,可能在咖啡豆的出口價格皆非由生產國貨幣主導,生產國無市場力(market power)。 本文以台灣自巴西、哥倫比亞、越南、印尼的進口單價為研究對象。首先藉單根檢定確定四進口單價皆為非定態變數。接著,藉共整合檢定檢驗三假設: 假設一、四生產國價格有無關係。結果找出哥倫比亞具領導價格地位; 假設二、四生產國價格有無匯率完全轉嫁。除了越南─印尼拒絕外,其他兩兩國家皆存在匯率完全轉嫁關係。 假設三、四生產國價格有無符合單一價格法則。結果是皆未符合。 2000年咖啡價格大跌,嚴重影響咖啡農的生活。如今價格逐漸回復到下跌前的水準,國際間有關咖啡的協議、咖啡農權益的保障與終端消費者如何能幫助咖啡農的議題持續關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