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45.170

摘要


本實驗主要利用Ink-Jet printing method原理搭配自由調整的碰撞機構,產生兩組份自由液滴(Free droplet stream)於空中碰撞,觀察液滴結合的過程及變化。實驗過程以柴油或n-Hexadecane(C16H34),搭配一系列的添加劑-水、甲醇、乙醇、丙醇、苯(C6H6)以及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純溶液或預混溶液進行碰撞研究,並針對不同的液滴尺寸及預混溶液濃度,觀察其碰撞的結果。 實驗結果發現,柴油或正十六烷與純溶液碰撞時,若與純溶液可互溶者可觀察到混合的情形,不可互溶者則觀察到包覆或黏合的情形;與預混溶液碰撞時,不同濃度的搭配與液滴間尺寸的變化,皆會影響到最終結合液滴的型態。但若預混溶液中,可互溶的油料濃度高者,較容易觀察到最終混合的現象。

關鍵字

液滴 碰撞 添加劑 預混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droplet collision additives pre-mixed

參考文獻


17. 黃偉豪, “雙組份柴油撞擊液滴之碰撞現象觀察,”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18. 鄭鼎彥, “多組份液滴碰撞燃燒現象之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19. 溫宏權, “十六烷與醇類加入添加劑之液滴碰撞暨燃燒性質觀察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1. G. M. Faeth, “Evaporation and Combustion of Sprays, ” Progress Energy in Combustion Science, Vol.9,pp.1-76 (1983).
2. J. R. Adam, N. R. Lindblad, and C. D. Hendricks, “The Collision, Coalescence and Disruption of Water Droplets, ”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Vol.39,No.11,pp.5173-5180 (1968).

被引用紀錄


周秉忠(2008)。不同表面張力水溶液之高速雙液滴碰撞〔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303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