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50.164
  • 學位論文

超合金真空硬銲修補之研究

The Study of Vacuum Repair Brazing Superalloy

指導教授 : 薛人愷

摘要


鎳(或鈷)基超合金大量的應用於飛彈彈體內熱段區之重要組件,其中鎳基超合金IN-713LC、MARM247或鈷基超合金HS-31等,這些工件由於外形複雜,故大多以精密鑄造方式來製作。在製作的過程中,如果工件的表面出現凝固缺陷,則會導致整體鑄件無法使用而報廢。由於這些超合金材料價格高昂,若能以技術修補表面受損區域代替重新製作,除了能提高製程良率,更能大幅降低製作成本。本研究使用真空硬銲修補方式,進行IN-713LC超合金鑄件表面修補技術之研發。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填料DF4B達40-50%時,即可使銲補層密實。如果DF4B使用比例只有20-30%,則銲補層將會大量充滿孔隙而無法使用,故製程中DF4B填料的比例在未來製程中,應控制在40-50%即可。以EPMA分析硬銲層內部可分為:鎳基地、鉻硼化合物、碳化物、鎳基網狀共晶組織…等結構。在鎳基地中可以見到細小的γ’〔Ni3﹙Al,Ti﹚〕強化相析出。根據B-Cr-Ni三元液相投影圖顯示接近Ni端之E2共晶反應:L=BCr+BNi3+(Ni),與實驗觀察結果相符。研究中亦嘗試將高溫真空硬銲修補試片進行1000℃持溫三小時的均質化處理,然而未能將銲道中的硼化物之體積分率大幅降低。但是在1200℃的硬銲溫度之下,將硬銲時間由8分鐘提升到60分鐘時,便能有效減少銲補區中硼化物的數量。因此,於未來的製程中,應可藉由增加硬銲時間來消除銲補層中硼化物的數量,進而有助於改善銲補層的機械性質。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4.W.F. Smith,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ngineering Alloys, 2nd ed., McGraw-Hill Inc., 1993.
5.M. Schwartz, Brazing:For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ist, ASM International, 1995.
14.C.R. Brooks, Heat Treatment,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onferrous Alloys, ASM International, 1993.
15.R.F. Decker and C.T. Sims, The Metallurgy of Nickel-Base Alloys, 1972.
20.I.T. Poku, M. Dollar and T.B. Massalski, A Study of the Transient Liquid Phase Bonding Process Applied to a Ag/Cu/Ag Sandwich Joint, Metall. Trans.19A(3)(1988)675.

被引用紀錄


周士凱(2015)。使用三種填料真空硬銲Inconel 600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23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