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228.35
  • 學位論文

日本之「文」 的清代發現──從乾嘉期和刻本漢籍輸入談起

Discovering the "Civilizedness" of Japan in the Qing Dynasty:Focusing on the Wakokubon Kanseki Imported to China in Qian-Jia Period

指導教授 : 林俊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清代中期,日本的和刻本漢籍輸入中國後,對清代思想的開展有所影響,但是至今卻仍缺乏相關研究。本文欲以最早輸入且廣受注目的《七經孟子考文補遺》、《皇侃論語義疏》、《古文孝經孔氏傳》、《論語徵》四部和刻本漢籍為中心,考察它與清儒的互動,及如何對清代思想產生作用。     本研究發現,清儒主要透過兩個途徑認識和刻本漢籍。一是「考據學價值」途徑,在「實事求是與復古」、「尊漢斥宋」、「重考據輕義理」、「博徵」等學術傾向或價值上,清儒與和刻本漢籍背後的日本儒者有很深的共感,因此對書籍的學術價值評價極高,並且進一步發現了日本有「文」(以中華文化為標準的文明程度)。但是,對日本之「文」的肯認,同時卻會與過往華夷秩序中的日本認識產生矛盾。而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的,便是清儒的第二個認識途徑,即「華夷觀」途徑。清中葉發展出的「包容性文化華夷觀」,使清人能以文化而非血緣區分華夷,並且透過對中日兩國過去歷史連結的再敘述,將新的日本認識納入華夷論述中。同時,這兩種認識途徑也影響了清儒對日本儒學的誤解。本文以吳英《有竹石軒經句說》對荻生徂徠《論語徵》的批判為個案,討論清儒的誤解與轉變。   和刻本漢籍的輸入,不僅刺激清儒發現了日本之「文」,將對於日本學術的肯認與關注納入中國的知識基礎中,同時也呼應著中日外交關係在十八世紀的變動。對於不屬於「華」群體的日本的「文」的肯認,突顯了原本以「華夷秩序」為基礎的對外認識開始出現漏洞,也是中國面臨近現代國際關係挑戰的前兆。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1993,《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
黃俊傑主編,1999,《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日本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藍弘岳,2012年3月,<「武國」的儒學──「文」在江戶前期的形象變化與其發展>,《漢學研究》,30(1):239-269。
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1995,《從理學到樸學 : 中華帝囯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張其賢,2009,《中國概念與華夷之辨的歷史探討》,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延伸閱讀